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

ID:21173054

大小:5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20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_第1页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_第2页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_第3页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_第4页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析物联网信息安全威胁与应对措施物联X是融合互联X、移动通信X和传感X络等技术,以互联X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种X络。近几年物联X在各行各业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军队也应用到了作战、后勤和装备保障等领域。物联X给当今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但物联X的安全问题始终是制约其应用范围和领域的障碍,解决物联X信息安全问题刻不容缓,该文简要阐述了物联X面临的主要安全威胁和应对措施。近年来,物联X技术在世界各国受到高度重视,并得以广泛运用。在全球主要军事大国中,物联X也大量应用于侦察预警探测,一体化军事X络与指挥控制,武器装备控制与维护保养,战场后勤保障等领域

2、。因此,物联X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和漏洞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物联X是以互联X为基础的,互联X中的信息安全问题必然会出现在物联X中,除了面临传统X络的安全问题外,由于物联X自身的技术特点,它也面临着其自身特殊的安全问题,物联X面临的安全威胁远比互联X多。解决物联X的安全问题也成为物联X发展的当务之急。1物联X面临的主要信息安全威胁基于物联X本身的特性,它不但要面临通常情况下的移动通讯X络中普遍存在的X络安全问题,还要面临一些和现有的移动X络安全不一样的较特别的安全问题。物联X一般分为应用层、X络层和感知层三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承担着具体的工作职能,

3、但同时各层也面临着需要解决的不同的安全威胁。1.1感知层安全问题物联X感知节点通常部署在无人值守的环境中,攻击者可以很容易接触到这些设备。物联X感知层主要由RFID系统、无线终端、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节点及X关等终端设备构成,RFID的非接触式的无线通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RFID标签上的信息可以被轻易追踪、篡改,造成信息虚假、决策错误等严重问题,针对RFID系统的安全威胁主要包括物理攻击、信道阻塞、伪造攻击、假冒攻击和信息篡改、拒绝服务攻击和恶意代码攻击等。传感节点功能相对简单,无法实现复杂的安全保护功能。1.2X络层安全问题物联X在信息传输过程中由于X

4、络环境的不确定性,且多采用无线信号,极易成为窃取、干扰、破坏的目标对象,这将对物联X的信息安全带来巨大威胁。攻击者通过窃取正在工作的感知节点发射的信号,通过海量数据分析破解数据来获取信息,甚至伪装合法用户身份窃取涉密信息。攻击者也可以在感知节点的无线X覆盖区内,发射无线电干扰信号扰乱无线X络的运行,使X络通信中断甚至瘫痪。组成物联X的X络体系结构、介质千差万别,有光纤X、无线X、移动通信X、卫星通信X等,感知节点数量庞大,各个环节都可能出现安全漏洞。因此对X络层来说,互联X固有的安全防护架构不能满足物联X安全的特殊要求,增加了安全防范的难度,现有的技术

5、和信息防护体系难以全面保证其中的信息不发生泄漏、窃取和篡改。在物联X的环境下,任何人都可以用特定的技术手段通过终端进入X络。一旦涉密敏感信息发生泄露,就会造成重大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更甚至危及国家军事安全。1.3应用层安全问题物联X节点无人值守,对设备的远程信息配置和更改存在安全隐患。千差万别的物联X平台需要一个功能强大的标准统一的安全管理平台,平台安全标准的不统一、不同的安全策略对物联X节点的日志、安全审计和身份认证等安全信息进行管理带来新的安全问题。物联X应用安全还面临信息处理和人机交互的问题,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要求较高。面对军事和商业应用,必须解

6、决隐私保护问题。应用层包括电脑终端、手持终端、移动终端、数据库服务器、云服务器等,负责进行数据的接收、分析和处理,向感知节点传送指令。这些要素同样也面临信息安全问题。2物联X信息安全威胁的应对措施目前我国在民用和军用领域大力发展物联X技术,也逐步将其应用于各行各业,面对物联X存在的多种威胁,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和手段是很有必要的。物联X安全相关技术特点主要有可跟踪性、可监控性和可连接性,这就决定了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多层次着手采取以下介绍的安全防范措施保障物联X的安全。2.1RFID安全防护RFID的非接触式的无线通信存在严重安全隐患,标签上的信息可以被轻

7、易追踪、篡改,造成信息欺骗,从而造成决策错误等严重问题。现阶段避免RFID安全隐患出现的主要策略有:Kill命令、主动干扰、静电屏蔽等物理方法;哈希锁、哈希链、重加密机制、挑战响应机制等安全协议;或者前述各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使用等。针对RFID缺陷,综合成本和安全两大因素,现在采用最多、最可靠的方案是利用密码学增强传输级安全,创建安全机制。2.2信息传输安全数据加密增强数据传输安全。数据加密技术可以有效保障信息在传输中的安全性。加密不仅能阻止攻击者对传输信息的破解,还能防止信息被窃取,从而非法利用。常用的加密算法有对称和非对称加密两种,加密通常可以采取软

8、加密和硬件加密实现。防火墙技术保障信息传送过程中的安全防护。数据在传输过程中可能会遭到黑客的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