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ID:21162773

大小:5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20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_第1页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_第2页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_第3页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_第4页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议住宅的结构设计刘鹏1刘海田2【】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结构构思的重要性,从住宅结构设计中通常会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对住宅结构设计中应重点把握的环节进行了详细阐述。【关键词】建筑设计;多层结构;结构设计引言结构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的环节,。结构设计需要务实,任何一个项目设计都必须要协调好结构的设计。一幢建筑物的设计,如果没有经过全盘正确的概念设计,计算模式再准确、计算再精确、配筋再合理,也不可能是一个经济、合理的优秀设计工程。一、住宅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设计中我们往往发现,结构设计师面对开发商含钢量的要求时往往很头疼,住宅结构设

2、计造价的控制的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对住宅结构设计重视不足。对于一项建筑工程,科学、合理、实用的结构设计将直接决定其工程成本,然而在实际过程中,开发商往往只过于关注建筑使用功能性,结构设计并未得到应将有的重视,从而造成了建筑在设计前期并未结构设计考虑进去,而只是在后期做局部、片面的含钢量的控制,这样导致的结果必然是住宅结构设计合理性不足,消极的态度使其只能依附于建筑设计,没有统筹兼顾,对于降低成本大为不利。二是设计精细化程度不足。众所周知,要做好设计,必须要花时间仔细推敲,含钢量的控制往往体现在细节上,需要设计师做更精细的

3、设计考虑,才能实现含钢量严格控制的需求。而开发商对设计工期的紧缩,常使得设计师无暇进行更为精细合理的设计。若是可能,应当尽量为设计留出足够的精细化设计的时间,对开发商成本控制及设计质量都是极有利的保证。三是对结构设计是否可行、合理分析不足。有数据显示,对于整体建筑工程费用占1%的结构设计,可对住宅成本的75%以上产生影响,这一显著比例无疑说明了结构设计是何等重要。然而开发商并未给出应有的重视,仅从一些较为粗浅、宏观的方面考察设计方案,一面想控制含钢量,一面又对结构的合理性置若罔闻,看似不得已的转换层、大跨度等结构形式的使用,其实在前期均可加

4、以分析处理而得以避免,这样做不仅加大工程复杂性,更是大大增加了造价成本。二、住宅结构设计中应重点把握的环节在建筑物的方案设计阶段,应重点做好建筑结构的概念设计的正确把握关,应针对不同形式的住宅建筑,掌握各自概念设计中容易疏忽的,且极为重要的要点:(一)对一般多层砌住宅结构,应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J11-89)要求做到: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的结构体系: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沿平面内宜对齐,沿竖向应上下连续;楼梯间不宜设置在房屋的尽端和转角处;不宜采用无锚固的钢筋砼预制挑檐。(二)对钢筋砼多、高层结构住宅,力求做到:1、结

5、构布置应尽量采用规则结构。对复杂结构,可以设置防震缝,把它分割成各自规则的结构单元,结构布置以少设缝为宜,一旦设缝,则应使防震缝的设置与伸缩缝、沉降缝相统一;2、框架与抗震墙等抗侧力结构应双向布置,以便各自承担来自平行于该抗侧力结构平面方向的地震力;3、框剪体系的各抗侧力结构要形成空间共同工作状态,除了控制抗震墙之间楼、屋盖的长宽比及保证抗震墙本身的刚度外,还需采取措施,保证楼、屋盖的整体性及其与抗震墙的可靠连接。(三)多层钢结构住宅体系的结构设计要点。多层住宅钢结构体系一般采用纯框架体系,与钢筋混凝土框架体系类似,纵、横方向均为刚接框架,

6、但将梁、柱改为钢梁和钢柱,且大多采用H型截面,其承载能力及空间刚度均由刚接框架提供,适用于无法设置支撑的建筑物。由于结构采用型钢,故其成为施工速度最快的一种结构形式,采用该种结构体系的钢结构住宅,柱X分布有大跨度和小开间密柱式两类。1、应用于住宅的大跨度结构,合理利用钢结构的受力特点,充分发挥钢材作用,建筑空间开敞,平面布置灵活,空间可变性较强,但结构构件尺寸随柱X增大而增大。受梁柱体系高跨比的限制,随跨度的增大,结构钢梁的高度也随之增大,通常结构钢梁高跨比为1:(15~20)。从结构受力分析的合理性和经济性两方面考虑,用于住宅的大跨度钢结

7、构柱X以6.0~为宜。此时结构梁高约300~,按层高考虑,立面开窗高度能达以上,基本满足住宅规范要求。2、当建筑设计方案为每一开间均设有柱时,可采用小开间密柱式布置,一般柱距为3~,此结构类型因跨度小,梁、柱断面都相对减小,在立面开窗、开门上有较大自由度,由于跨度小,结构梁柱断面和相应的楼板厚度均减小,可减小结构自重,是较为经济的方法。但住宅空间布局受限制较大,难以形成开敞的大空间,建筑空间的可变性仍较弱。(四)设计中基础处理要明确的重点当土层有较大起伏时,应使用同一建筑结构下的桩端位于同一土层中,并应考虑可能产生的液化影响。而对多层建筑而

8、言,从经济的角度考虑,一般不愿意采用长桩的方案,但对于软土层覆盖层厚度较大的楼盘,一般都需要经过地基处理的方式来达到控制建筑物沉降的目的。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式类型较多,但在选择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