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62277
大小:30.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20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_11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远程培训学习总结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开学初参加了中小学教师全员远程培训,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收获很大,现总结如下: 一、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观。 通过培训,更新了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在网上与同行一起交流讨论,一些疑难的教学问题得到解决,吸收别人的长处弥补了自己的短处,丰富了自己的教学经验。同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养;认识到自己的思想理念需要更新,社会在不断的进步,教育更需要与时俱进,更要求教师更新
2、知识,更新理念,讲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寻找更好的更适合的教学方法,培养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人才。通过视频的观看和教授的讲解中,让我深刻的认识到,在数学教学中,我应该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努力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只有对自己有了信心,对数学有了兴趣,有了情感,才能有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学生消极的情感或烦闷的课堂教学都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并且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长远发展。再次,在工作中,要准确把握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教学设计要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
3、量真实、有趣,要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的参与,学生通过思考分析、讨论、交流合作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促使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改变工作方式,谋求共同发展 通过培训,增加了自己与同仁间的交流和探究的机会。这次学习,形式多样,网上可以听到专家与同仁互动式交流、评论。在班级论坛中发帖跟帖中,解决了自己很多教学中困惑的问题。在班级论坛里,教师们共同交流、探究、集思广益、各抒己见,大家的观点来得更直接、更朴素、更真实,研讨交流充实了我,让我获得了进步,得到了启发,享受了快乐,还提高了自身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我庆幸在教师全员远程培训学习过
4、程中,有教育名家的引领,有辅导名师的指引,有班级同行的牵引,使我的观念得到了洗礼,理论得到了提升,行为得到了改变,知识得到了积淀,教学技能得到了增长。 三、展望未来。 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继续虚心地利用网络学习,利用网络成长;兢兢业业的奉献,踏踏实实的工作;理论结合实际,实现自己的教育梦想。培训只是一个手段,一个开端。给我补充了元气、添了灵气、去了娇气,焕发出无限生机。思考背后,我感到更多的是责任,是压力,真正感到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深刻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今后我会学以致用,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让培训的硕果在教育事业发展中大放光彩。第二篇:
5、远程培训学习总结2600字 远程培训学习总结 中学政治班(黄家中学)-----周子英 根据县上的安排,我从5月x日开始进行远程教育培训学习,至今已学习3个半月,在线学习时间总共已有2500分钟。 培训学习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第一部分:学习内容-----分两个阶级。 第一阶段共10个篇目 一、名师成长历程-----王能智:说说我自己------王能智。本讲座分为二个部分: 1.说说我自己(上) 2.说说我自己(下) 二、名师成长历程------我的成长历程-----张思明。本讲座分为四个部分: 1.我的成长历程(一) 2.我的成长历
6、程(二) 3.我的成长历程(三) 4.我的成长历程(四) 三、终身学习-------读书教学相得益彰-------陶继新(山东教育社)。本讲座分为十个部分: 1.教师读书------生命成长的必需 2.读书走向------取法乎上 3.颂读内容------经典中的经典 4.疏离浮躁,淡淡名利 5.读书教学相得益彰 6.读写成为生命脉成长之双翼 7.思考与读书同行 8.经典颂读的思考与行动 9.奇才问世的教育启示 10.终身幸福的文化之旅 四、农村教师的历史使命和教师专业化验室-----授课专家顾明远。本讲座分为四个部分: 1
7、.教师是什么样的职业? 2.为什么教师要专业化? 3.教师专业化有哪些要求? 4.结论。 五、名师成长历程-----我们眼中的王老师-------吴芸。本讲座分为五个部分: 1.关于王能智老师 2.王老师的荣誉 3.对王老师的相关报到 4.王能智教育人生的几个问题 5.大家讲棕的“王老师的故事” 六、如何作一个幸福的教师-------肖川(北师大)。本讲座分为三个部分: 1.教师的职业幸福(一) 2.教师的职业幸福(二) 3.教师的职业幸福(三) 七、怎样上好一堂课--------韩立福(中央教科所)。本讲座分为六个部分:
8、1.有效上课新思维和新行动 2.课堂模式选择与课型计划 3.“六要素”教学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