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生产的影响研究摘要: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由大豆的出口国,变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造成巨大的冲击,国内大豆产业面临严峻挑战。本文分析国内外大豆产业现状,运用“显性”比较优势法对国产大豆的比较优势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我国大豆产业面临的困境,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进口大豆对我国大豆产业造成冲击的深层次原因,并在前述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一些促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大豆产业进口比较优势 :F326.1:A:1672-3791(2011)01(b)-0216-02
2、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大豆产业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了我国大豆产业所面临的困境及原因;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大豆产业受进口大豆冲击的根本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我国大豆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1国内外大豆产业现状总结 1.1我国大豆产业分析 我国的大豆生产水平偏低,同时生产成本高,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以2007年为例,大豆产量为1551公斤/公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63%。而价格却比国际市场价格高20%以上。 大豆在国内的消费需求持续快速增长,主要体现在压榨、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及育种等方面。由于需求量较大,而国内供应不足
3、,只能依靠进口弥补。我国大豆进口量于2003年突破2000万吨,首次超过国产量;2007年,我国的大豆进口量突破3000万吨,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世界最大的大豆出口国是美国、巴西和阿根廷,同时也是我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2005年,这三个国家共出口大豆5986万吨,在世界大豆出口总量中达到78.3%。 1.2国外大豆产业现状分析 从世界范围来看,大豆是各类油料作物中产量最大的产品。2003年世界大豆的产量达到18923.4万吨。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出口国,其产量占世界大豆总产量的近50%,出口量占世
4、界市场份额的70%。巴西和阿根廷是仅次于美国大豆生产和出口国。 而大豆的主要进口国家和地区集中在欧盟和亚太,其中欧盟每年进口大豆1400万吨左右,是最大的大豆进口地区。亚太地区是紧随其后,有以中国为新兴的大豆需求大国。 1.3我国大豆业的困境 1.3.1大豆产量低 2007年全国大豆平均每亩产量102.5公斤,比上年减产25.9公斤,减幅20.2%,为1993年以来的最低。与进口大豆项目,我国大豆的亩产量低、增产速度缓慢,生产成本受种子、化肥、农药、人工、土地的影响而增加,导致产量、质量和交货期都受到影响。 1.3.
5、2生产和加工严重脱节 由于我国大豆主栽品种的蛋白质和油份含量均显著低于进口大豆,且价格过高,造成许多大豆加工企业选择质优价廉的进口大豆。从而导致我国大豆加工业效益低下,大豆产品销路较差。 1.3.3在大豆榨油业无立足之地 美国所种植的大豆,基本上是转基因大豆,主要用于榨油,而国产大豆主要用于制作豆制品。目前,国产大豆的出油率为16%~17%,而进口转基因大豆的出油率一般在19%~22%。以加工10万吨大豆为例,大豆的出油率每差一个百分点,效益就相差1500万元。因此国产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2进口大豆对我大豆产业
6、造成冲击的深层次原因 我国成为大豆的进口大国的主要原因是国内大豆的生产量满足不了国内大豆及大豆产品消费需求的快速增长。产生上述原因的主要因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2.1大豆种植的收益低,使农户减少种植 在我国,农户的种植结构受两方面的影响,其一是大豆的种植面积主要受大豆与玉米的国内价格比的影响;其二农户都愿意选择单位面积净产值高的农作物进行生产。由于大豆单位面积净产值较低,农民更愿意种植净产值高的玉米和水稻。 2.2生产成本高没有竞争优势 不仅大豆加工产业规模小,我国大豆种植规模也较小,且分散,耕作方式多为粗放型,加上
7、交易环境较差造成间接成本高,其成本远高于国外大豆,进而导致国产大豆销售受阻,生产萎缩。此外,国内经销商向不同的农户收购的大豆无法保证质量水平的统一,且在大豆二个月的交货期内,客户必须亲自派人到产地监督、挑选、包装和运输以保证产品质量,无与国外完全产业化、规范化的大豆采购市场相比缺乏竞争力。 2.3外资大举入股我国压榨业 自2004年以来,跨国粮商正在形成对我国大豆加工行业的垄断布局,目前全国的97家大豆压榨企业中外资参股占65.98%,通过这种方式,外资公司正逐步控制国内大豆市场的采购权和定价权。外资大豆压榨企业的压榨能力
8、达到12.1万吨/日,占据了中国大豆实际压榨能力的60%以上。这种情况间接导致了国产大豆很难进入大豆压榨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市场。 2.4缺乏产业政策支持 1998年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后,大豆退出粮食收购保护价的范围,完全走向市场。此后,由于粮食供大于求,整个粮食市场价格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