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4201
大小:6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7-11-14
《开题报告&文献综述范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宁波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文献综述论文题目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提升我国纺织工业国际竞争力研究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行政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文献综述正文:本文的材料主要来源于有关国内外的文献资料、期刊、学术论文、报纸、专业性网站以及相关的评论文章。主流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由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说、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和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说,到克鲁格曼、赫尔普曼等人的新贸易理论,再到杨小凯的新兴古典贸易理论及迈克尔·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发展,其主线是比较优势原则。目前学术界对比较优势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看法。一种是经过对传统比较优势理论的进一
2、步深化,认为比较优势原则对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具有指导意义,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仍然离不开比较优势路径的观点;而另一种是关于比较优势理论已经过时,不适合当代国家贸易发展的实践,尤其会导致发展中国家陷人比较优势陷阱的观点。对比较优势理论持肯定态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林毅夫、李永军、张幼文、巴拉萨等。日本经济学家筱愿三代平(1979)在《产业结构论》一文中提出的“动态比较优势论”认为,一国参与国际分工和发展本国对外贸易必须综合考虑国内外的具体条件,其关键在于选择一个符合比较优势发展的产业主攻方向,并且比较优势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加以创造的。巴拉萨(1988)
3、在《半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战略》一书中,从动态角度对比较优势的转换进行了研究,认为随着发展中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剩余劳动力不断吸收,工资水平不断提高、比较优势也会从劳动密集型产品转向技术密集型产品,再到物质资本密集型产品,最终转向知识和人力资本密集型产品。林毅夫(2002)在《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中则对于是否会陷人比较优势陷阱的问题提出了自生能力概念,即只要培养了企业的自生能力,开始时按照比较优势生产,随着企业的发展和要素的积累,迟早会发生比较优势的转化,从而解决“陷阱”问题。张幼文(2002)在《论全球规划型发展战略》中提出“动态
4、要素富裕”的观点,指出一个国家应该在开放经济中坚持比较优势的动态性,认为对资源要素的改造、组合、培养和创造有利于本国产业结构升级。对比较优势持否定态度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洪银兴、高鸿业等。洪银兴(1997)在《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王佃凯(2002)在《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文献战略选择》中,认为比较优势理论所讲的比较成本是对本国产品的比较而言,不意味着本国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已经过时了,竞争优势应该取代比较优势成为新的主导理论。高鸿业(1982)在《比较优势说不应该构成我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5、的理论基础》一文中,认为落后国家按照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由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无法成为带动产业升级的龙头产业,容易导致进口漏出和储蓄漏出,从而不能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孙文远(2005)在《中国水产品从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的路径选择》中,认为比较优势理论并不能解释战后出现的产业内贸易大量增长的现实,长期单纯执行比较优势战略会造成一国产业结构不能得到升级,而且具有固化原有产业分工的作用,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分工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更为严重的是一些发展中国家出现了贸易条件恶化和贫困化增长的现象。王佃凯(2002)在《比较优势陷阱与中国贸易战略选择》一文中指出,发展中
6、国家如果以比较优势理论为指导,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从出口看,发展中国家出口劳动力或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只能获取相对较低的附加值,处于低利润分工环节。并且,比较优势战略还会强化这种国际分工模式,造成一国产业结构不能升级;从进口看,发展中国家虽在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中,通过技术模仿和技术外溢,改进了自身的生产技术,但这种改良型的技术进步由于过度依赖国外技术,使自主创新能力长期得不到提高,最终丧失技术赶超的可能。郭克莎(2003)在《对中国外贸战略与贸易政策的评论》一文中指出,比较优势战略实质上是一种静态的发展战略,就现实的对外贸易而言
7、,比较优势产品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收益不可能长期化。我国在劳动这种生产要素上占优势,长期以来主要靠廉价劳动成本优势发展我国产业竞争力。如何提高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陈洪斌、邱曼萍(1988)提出的观点具有一定代表性:第一,从国外引进高新技术和先进产业同时,增加人力资本和技术的投入,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创新,增加知识产品生产,把高科技注入传统产业是比较优势化为竞争优势;;第二,比较优势不一定局限于比较优势产业,产品价值链可以细分,不同环节对资源要求不同,因此可以在某一环节上追求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化大生产;第三,发展贸易要注意空间结构安排,形成生产区域化、
8、市场多样化;第四,以国际商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高档次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