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十大假新闻

2008十大假新闻

ID:21135605

大小:384.50 K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9

2008十大假新闻_第1页
2008十大假新闻_第2页
2008十大假新闻_第3页
2008十大假新闻_第4页
2008十大假新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08十大假新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闻记者》:2008年十大假新闻一、巨蟒吞噬中国维和士兵    【刊播媒体】《西安晚报》    【发表时间】2008年3月2日    【作者】郑广辉    【“新闻”】刚果(金)的官方语言是法语,既懂法语又懂英语的张逸被选为赴刚果(金)维和工兵分队随队翻译。一到酒店,张逸就拿起一份西安本地的报纸“贪婪”地阅读起来。他说在刚果(金)的一年半时间里没有看到报纸,现在看到报纸有些激动。张逸向记者讲述了赴刚果(金)维和的一些经历:刚果(金)毒蛇巨蟒很多,队员们修建的营房要保持一定比例的坡度倾斜,防止毒蛇爬入;外出时

2、,队员们要穿上高腰靴子,防止毒蛇咬伤。尽管如此,他还是亲眼目睹了一出悲剧:一名中国维和工兵队员(非驻西安市部队人员)在施工期间去附近草丛中方便,久久不见归来。队员们去寻找时,发现一头巨蟒肚子鼓鼓的,卧在草丛中爬不动了。找来当地人将蟒蛇打死,剖开肚子发现队员已停止呼吸。    【真相】新华网3月5日报道:“近日,多家网站及媒体发布‘我赴刚果(金)维和分队一名士兵遭巨蟒吞噬牺牲’的消息。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官员5日表示,报道严重失实,我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另有网友指出:“这是一条假新闻,被吃

3、的那人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的一名国际观察员,我有真实的照片,有想看的话可以发。我也是中国驻刚果(金)的一名维和战士。”    3月6日,《西安晚报》刊发“情况说明”:“3月2日本报刊登《非洲维和载誉而归———维和队员讲述在刚果(金)经历》一文中关于‘一名中国维和队员被巨蟒吞噬’的内容系被采访对象给记者提供的情况有误,经查并无此事,特此说明。”    【点评】这则假新闻,实在是有些离奇。    一方面,记者言之凿凿,明确告知采访对象亲眼目睹了中国维和士兵被巨蟒吞噬;而另一方面,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官员表示,报道

4、严重失实,我赴刚果(金)维和部队从未发生过此类事件;而第三方网友则指出:“这是一条假新闻,被吃的那人不是中国人,而是外国的一名国际观察员,我有真实的照片。”在这种情形下,很难用常识和逻辑来加以推理判断,究竟谁对谁错。因此,最后只能以权威部门的结论为准。新闻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新闻报道永远是一个寻求权威信源认定事实的过程。官方对事实的认定可以消除道听途说的信息混沌状态。遗憾的是,我们的记者往往忽略了这一点!  二、上海方言“嗲(dia)”字收入《牛津英语词典》    【刊播媒体】《竞报》    【发表时间】2

5、008年3月19日    【作者】张暄    【“新闻”】日前,牛津英语在线词典上将上海常用词“嗲”收入词典中。“dia”被定义为名词,意指“嗲的事物”,用作感叹或者表示同意,此外还加入了“diaist”、“diaistic”、“diaism”等相关词汇。这个来自“dear”的“嗲”原本就是英语世界的词汇,此番又改头换面回到了英语世界。《牛津英语词典》旨在收录所有已知词汇的用法,以及词汇在不同地区之英语的变化,不少对英语词汇的学术研究都以它作为切入点。《牛津英语词典》主编JohnSimpson在一份声明上说明

6、,“dia”因为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知名度而被收录,也正符合《牛津英语词典》顺应潮流日新月异的宗旨。    【真相】《新民晚报》3月29日报道,近日被国内各大新闻网站竞相转载的“《牛津英语大词典》新收上海方言‘嗲(dia)’字”的报道,疑为提前出笼的愚人节新闻。记者昨天致电牛津(上海)咨询有限公司询问详情,词典部的余先生表示不知此事,他在牛津英语在线词典上也没有查到“dia”字。随后他通过在香港的牛津大学出版社(中国)有限公司词典部刘经理向英国本部求证,昨晚8时终于给了记者明确答复:牛津英语在线词典并没有收

7、录“嗲(dia)”字,相关报道有误。《北京青年报》也收到了来自《牛津英语词典》出版方、牛津大学出版社的邮件,对“上海方言‘嗲(dia)’收录进《牛津英语词典》”予以了书面否认。该报记者通过网络搜索发现,在《“嗲(dia)”字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一文出现前,有一篇落款“叽歪”的汉语博文中出现了媒体盛传的“dia”的相关词汇。随后,记者通过搜索引擎查到“唯一”出处,是一个名为“敌托邦的栖息者”的博客,该博客2007年4月6日的博文内容与报道《“嗲(dia)”字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中完全一致,所举例句也全部在报道中

8、出现过。该博客内容显示,其作者为一名在上海学习的台北年轻学生。所谓“‘嗲(dia)’字被收入牛津英语词典”乃其恶搞也。    【点评】说来惭愧,虽说生在上海长在上海,平日里有时也说“嗲”,但作文造句从未用过“嗲”字,更不知此字系出名门,乃英文之“dear”也。乍读此文,沾沾自喜之余,不免埋怨上海媒体漏报特大新闻,怎么让北方媒体抢了先?其实,北方媒体的同仁不妨逆向思维,如此轰动的新闻,“嗲”字出生地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