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

ID:21133335

大小:168.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19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_第1页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_第2页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_第3页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_第4页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1届语言文字运用题—新闻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闻单元专题新闻评论新闻点评就是以新闻报道为依托,对具体事实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或褒或贬,旗帜鲜明地点明要害即用简明的文字对新闻事件作出评论。第一,读懂新闻。了解:①何事?②何因?(or相关背景)③突出细节④后果?⑤本质?(or社会问题)。第二,选好角度。针对新闻,抓主体、本质(透过现象到本质),准确提炼观点。新闻点评一般可以概括地表述为:某某事件怎么样,折射出社会中的何种现象(或反映了社会中哪些方面存在的何种问题),对这类现象我们该怎么做。这里要注意,点评不能面面俱到,不能泛泛而谈,不能什么都想评。点评的篇幅要小,

2、目标要集中,要切中要害。第三,精当、独到,以理服人。针对新闻所报道的事件,从理和法的角度去看待。第四,艺术性。选择表述角度。请任选一个角度,运用一种修辞方法,对下面的新闻事件进行点评。出身农村,一直在地铁通道卖唱,因天使般的声音而走红网络的“西单女孩”任月丽,出现在2011年春晚的舞台上。她的成功点燃了奋斗在底层的草根人群的梦想。然而她刚刚亮相春晚,就引来了中国歌坛实力派女高音歌唱家马梅的炮轰:“正规的艺术学校学生学了四五年上不去春晚,一些老艺术家一辈子也上不去,但一个在西单地铁卖唱的女孩,只因为媒体的报道,就成为名

3、人上了春晚,这是一种走捷径的做法。”答:一花独放不是春。艺术家可以登上春晚舞台,草根同样也可以登上春晚舞台。(4分。角度可以是西单女孩、马梅、春晚等。态度1分,修辞1分,评点2分)(真题回归2006北京卷)请你点评下面的一则新闻。要求:见解独到,是非分明,不超过30个字。新学期初,某大学爱心社联合十多所高校,推出了为期3天的“爱心大巴”免费接站活动,在北京站前接送同学。由于受到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乘客寥寥无几,而无偿提供的矿泉水和小点心也因为无人问津而成了摆设。学子们的爱心变成了伤心。我们先来看看学生的解答:1.

4、学子们的爱心却因返校大学生的怀疑、猜测而变成了伤心。(26字)2.当今社会欺骗之风横行,人们几乎已对别人的“好意”产生抗性。(29字)3.社会的现状直接影响学生的思想,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迫在眉睫。(28字)4.由于猜疑,使爱心大巴成了伤心大巴,可见社会信用的缺失。(27字)分析以上四种答案,不难发现:答案1只概括了新闻的中心事件,并没有加以点评。答案2前半句对新闻的点评有些过。答案3点评偏离新闻中心事件。答案4既概括了新闻中心事件又有点评,但“信用”一词太过,而且句子本身有语病。首先,认真审题。1.“见解独到,是非分明

5、”要求我们要明确地提出自己的观点,直接清楚,不暗示,不含蓄;2.“不超过30个字”,表达不要拖沓,用精炼的语言表达深刻的内容;3.点评新闻,要求我们要注意表达得有评论的意味。学生若能明确这三点,正确率就会很高。其次,点评。抓住中心,以具体的事实材料为依托,进行画龙点睛地评说,不能脱离或偏离材料妄加评论。观点的鲜明必须建立在准确的基础上。1.真诚的爱心却被怀疑、猜测,世界缺少的是信任而非善良。2.爱心变伤心,折射出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以及社会中爱心的缺失。3.社会诚信意识的缺失让爱心变成了伤心,社会呼唤诚信。(真题回归

6、2008南京二模)请选择两个角度评价下面一则新闻,要求观点明确,不超过40字。(4分)近一段时间,“于丹现象”成了一个热门话题。于丹在“百家讲坛”主讲的节目收视率一直很高,她的通俗化解读经典的书籍销售得异常火爆。《于丹心得》新书签售活动曾创下日签售1.5万册的纪录。与此同时,就在签售会当天,一位男士冲入会场,脱去外套,露出T恤,上面赫然写着“孔子很着急,庄子很生气”几个大字。清华大学等知名高校的一些博士生在网上联合发帖,称于丹“用心灵鸡汤般的语言来猥亵孔子”,甚至希望“‘百家讲坛,应立即让于丹下课,并向全国人民公开道

7、歉”。依旧先看看学生组织的答案中的典型错误:1.(1)于丹通俗化解读经典受到观众的喜爱(2)一些专业人士对于丹的做法持否定态度2.(1)乖乖,1.5万册,一天就骗了那么多人,了不得!(2)脱衣?发帖?为何不拿出实力来比拼!3.(1)任何事物均具有两面性(2)平民的最爱,专家的批评4.(1)于丹用通俗化方式解读经典无可厚非(2)于丹一个人观点阐释经典是粗暴的、肤浅的分析以上四种答案,不难发现:答案1只概括了新闻的中心事件,并没有加以点评。答案2没有用评论的语言表述,尽管阅卷老师能看出该考生是从于丹和受众的角度进行思考的

8、。答案3的第一个角度没有进行针对性地点评,大而化之;第二个角度亦是对主体事件的表述。答案4考生注意了题干中“两个角度”的要求,但理解有误,使得组织出来的答案角度是同一的,而且还从同一个角度的评论中得出了相互矛盾的观点。前三种错误的产生,主要还是因为没有仔细审题,没能紧扣新闻材料的核心进行针对性地点评,和解答2006年北京卷的第23题出现的问题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