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牡丹皮汤功效

大黄牡丹皮汤功效

ID:21126273

大小:3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大黄牡丹皮汤功效_第1页
大黄牡丹皮汤功效_第2页
大黄牡丹皮汤功效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黄牡丹皮汤功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大黄牡丹皮汤的功效  大黄牡丹皮汤  大黄牡丹皮汤出自张仲景《金贵要略》,由大黄、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5味药组成,具有泻热破瘀,散结消肿的功效。  组成:大黄(18g)牡丹皮(9g)桃仁(12g)冬瓜子(30g)芒硝(9g)  用法:前四味药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加芒硝,再煎数沸。  功用: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缩足肠痈(阑尾炎)专方  主要功效  1.清热解毒:本方有较强抗菌作用尤以大黄(含大黄酸,大黄素和芦荟大黄素)及牡丹皮(含牡丹皮酮,苯甲酸)等对多种球菌杆菌均有杀菌和抑菌作用。  2.行气散瘀:有行气镇痛

2、、散瘀解痉和消炎作用,阻断病灶对大脑皮层的刺激,使症状减轻。  3.通里攻下:增强阑尾蠕动和增大阑尾容积,改善阑尾壁血液循环,消除肠道的运动障碍,有利于解除阑尾腔梗阻,排出腔内炎性渗液,从而使局部炎症吸收。  临床应用  本方以泻疲热、消痈肿为主但清热解毒之力不足,治疗肠痈时应按其辨证类型和病理变化,酌加银花、公英、白花蛇舌草、川株子、红藤等效果更好。临床常用治未成脓的肠痈(相当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慢性瘀滞型阑尾炎)效果最好。右下腹痛拒按,肌紧,压痛反跳痛、发热、恶寒,脉弦数或滑数或无发热,脉迟紧,小便无特殊变化(主要提示与尿

3、道结石绞痛鉴别),为大黄牡丹汤的适应症。但根据临床实践,除治疗有上述症状的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外,对阑尾脓肿、急性胆囊炎等,亦收到一定疗效。  1.治慢性闲尾炎。本症表现为发作性右下腹隐痛,伴有食欲不振、腹胀、便秘或大便次数增多等胃肠功能障碍,阑尾点有固定压痛,脉弦紧,舌苔白、厚,中医辨证属湿郁气滞.血瘀。可用大黄牡丹汤加苡米、木香、白芍、甘草,如脉数再加蛇舌草;大便次数多,则去芒硝,大黄改同煎而不后下。  2.治急性阑尾炎(缩脚肠痈)。腹痛从上腹或脐周开始,逐渐转为右下腹持续性疼痛,腹痛拒按,有反跳痛,轻度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

4、振、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或塘泄。苔多薄腻或微黄,脉多滑数。中医辨证属湿热郁结大肠,气滞血瘀(瘀滞型),宜用大黄牡丹汤加减,热毒炽盛加公英、苗米、黄芬、蛇舌草等。  3.治阑尾周围脓肿(肠痈成脓期)。除具急性阑尾炎征象外,右下腹痛剧烈,拘急拒按,触及包块.,高热口渴,便秘尿赤,舌红苔黄或白,脉洪数或滑数、白细胞增高。湿热之毒甚盛,使气血瘀滞不通,肉腐成脓,脓液浸淫而成肿块。常用大黄牡丹汤加公英、银花、白芍、苡米等治之。  4.治阑尾穿孔合并腹膜炎(肠痈成脓已溃出现阳明腑实证)。此类病人有肠痈初起的典型病史,紧接着有痞满燥实之阳明腑

5、实证。高热,口渴喜饮,面红且赤,全腹压痛及反跳痛,以右下腹明显,.腹壁拘急拒按,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尿赤便秘,舌红苔黄或老黄而干,脉弦滑而数。此时治则和次序应优先解决阳明腑实证问题,急则治其标,投以大承气汤加减。好转后就要治病求本,用大黄牡丹汤,才能最后解决问题。故本方对肠痈成脓已溃穿孔者也可慎重酌情运用。  5.治急性胆囊炎。右胁持续胀痛,伴有右肩放射痛,口苦咽干,恶心,不思饮食,发热畏寒,或寒热往来,目黄或轻度黄染,尿黄短赤,便结。舌红苔黄腻或厚腻,脉滑数。属肝胆湿热,用大黄牡丹汤洁热解毒化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