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16971
大小:402.50 KB
页数:142页
时间:2018-10-19
《hr必须了解的劳动纠纷案例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HR必须了解的——劳动纠纷案例分析(超80个案例,143页)部分目录:合同终止后发现早已怀孕怎么办员工一年后发现单位未缴纳试用期内的社保,可否解除合同并获补偿?员工主动辞职后向单位索要补偿金一审被驳周六上班,值班?加班?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意见往往相左因加班加点发生的争议一女工下班被撞伤公司拒赔 诉讼时效应如何确定实习期间受伤不算工伤但可获赔偿实行综合工时制的企业也不能用补休代替法定节假日的加班工资工伤职工擅自休假可按旷工论处工资下调无依据补发工资没商量强迫劳动者辞职,单位支付经济补偿懈怠工作被“炒鱿鱼” 索要天价赔偿被驳回提前上班途中受伤能否算工伤无证驾驶受伤能否认定为工伤春节加班公用单
2、位另当别论上班睡觉罚1000元合理吗不满大幅降薪拒绝到岗员工被开除获赔生活费不能以补休代替法定休假日加班工资为多拿工资,同意公司不参加社会保险,发生工伤退出岗位时保险待遇谁负责?事假单交出后就可以不去单位上班了吗享受社保还能领经济补偿金吗仅凭单方持有违约金内容离职单索要违约金被驳以上班网聊为由辞退员工公司被判支付补偿金以假文凭订立劳动合同是否有效企业拖欠工资员工不告而别能否作为旷工处理?企业有加班加点决定权吗企业自身无权决定或变更工时制度伤害地点不是工作岗位算不算工伤公司强制放假工人告上法庭公司搬外地合同解除的经济补偿冒用身份应聘上岗左眼受伤构成工伤农民工维权手册几种常见的劳资纠纷发生的
3、原因及其防范加班工资不能预定加班费这样约定有效吗劳务合同中的人身损害赔偿是如何规定的劳动者学历造假被辞退单位是否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单位实行计件工资制度如何计算加班加点工资是否发年终奖公司可自主决定是补休还是支付加班费服务期未满跳槽回家违反协议支付违约金案例解读-有关双倍工资的劳资纠纷深圳市劳动保障部门详解工伤保险四种用人单位可否向第三人行使工伤赔付追偿权病休10个月女工被除名状告单位胜诉补发工资社会保险费不得打入工资中离职原因为空白 一公司因举证不足被判败诉综合计算工时是不同于标准工时的工时制度职工因病住院职工因病住院,企业不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其病假工资是可以的职工在合同期内“自动休假”实
4、则自行离职的处理办法职工拒加班不能作辞退理由职工拒绝企业合法的加班行为是不对的职工被证明患病是假,企业可以扣回已发出的病假工资自愿加班可得加班工资吗自愿加班没有加班工资被辞退业务员提成如何计算?被迫离职也可得到经济补偿金试用期内辞退员工的限制超时工作无加班费劳资纠纷学会收集辞职也能获得经济补偿金辞职了,调休单不能过期作废辞职提前通知可用年休假冲抵吗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影响竞业限制协议的效力吗……案例解读有关双倍工资的劳资纠纷法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
5、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案例一: 张小姐于2006年5月入职青岛某公司,未签定劳动合同,口头约定月薪为4000元。2009年6月1日,公司以张小姐严重违反规章制度为由辞退了张小姐。张小姐提起劳动仲裁,要求公司支付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2008年1月1日-2009年5月31日),公司认为,未签定劳动合同期限的双倍工资最多要求11个月,而且张小姐的部分请求已经超过仲裁时效。案例二: 李先生于2006年5月1日入职青岛某公司任培训经理,劳动合同期限为2006年5月1日至2008年4月30日,收入结构为:基本工资1
6、000+岗位工资2000+保密费500+福利费2500全勤奖100。合同到期之后,双方没有及时续签劳动合同,但形成事实用工关系。2009年2月1日,公司与李先生续签了劳动合同,期限为2008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合同到期前,公司通知李先生不再续签,劳动关系到期终止,李先生投诉到劳动监察部门,要求2008年6月1日至2009年1月31日期间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48800元(6100×8),公司辩称,双方已于2009年2月1日补签劳动合同,该合同期限含盖了补签前的时间,应视为已经签定了劳动合同,不应该支付双倍工资。另外公司认为,即使支付双倍工资的,也只能按基本工资1000元为
7、基数计算,再者,福利费不应该属于工资范畴,更不能计算进去。问题:1、案件一应如何处理,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仲裁时效如何认定?2、案例二是否需要支付双倍工资?3、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的计算基数应如何认定,加班费等是否可以作为计算基数?点评: 未签定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是新生事物,实践中对它的质疑和争论非常多,许多矛盾的产生和激化都和它有关,并已经引发了一些道德风险。为此,栏目组编辑了本期说法,想大家谈一谈这一焦点话题。 一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