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光计实验报告()

分光计实验报告()

ID:21114299

大小:171.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9

分光计实验报告()_第1页
分光计实验报告()_第2页
分光计实验报告()_第3页
分光计实验报告()_第4页
分光计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光计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分光计实验报告【实验目的】1、了解分光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掌握分光计的调整要求和调整方法,并用它来测量三棱镜的顶角和最小偏向角。3、学会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镜材料折射率【实验仪器】分光计,双面平面镜,汞灯光源、读数用放大镜等。【实验原理】1、调整分光计:(1)调整望远镜:a目镜调焦:清楚的看到分划板刻度线。b调整望远镜对平行光聚焦:分划板调到物镜焦平面上。c调整望远镜光轴垂直主轴:当镜面与望远镜光轴垂直时,反射象落在上十字线中心,平面镜旋转180°后,另一镜面的反射象仍落在原处。(2)调整平行光

2、管发出平行光并垂直仪器主轴:将被照明的狭缝调到平行光管物镜焦面上,物镜将出射平行光。2、三棱镜最小偏向角原理介质的折射率可以用很多方法测定,在分光计上用最小偏向角法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可以达到较高的精度。这种方法需要将待测材料磨成一个三棱镜。如果测液体的折射率,可用表面平行的玻璃板做一个中间空的三棱镜,充入待测的液体,可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测量。当平行的单色光,入射到三棱镜的AB面,经折射后由另一面AC射出,如图7.1.2-8所示。入射光线LD和AB面法线的夹角i称为入射角,出射光ER和AC面法线的夹

3、角i’称为出射角,入射光和出射光的夹角δ称为偏向角。可以证明,当光线对称通过三棱镜,即入射角i0等于出射角i0’时,入射光和出射光之间的夹角最小,称为最小偏向角δmin。由图7.1.2-8可知:δ=(i-r)+(i’-r’)(6-2)A=r+r’(6-3)可得:δ=(i+i’)-A(6-4)三棱镜顶角A是固定的,δ随i和i’而变化,此外出射角i’也随入射角i而变化,所以偏向角δ仅是i的函数.在实验中可观察到,当i变化时,δ有一极小值,称为最小偏向角.令,由式(6-4)得(6-5)再利用式(6-3

4、)和折射定律(6-6)得到(6-7)由式(6-5)可得:因为r和r’都小于90°,所以有r=r’代入式(5)可得i=i'。因此,偏向角δ取极小值极值的条件为:         r=r’或i=i'(6-8)显然,这时单色光线对称通过三棱镜,最小偏向角为δmin,这时由式(6-4)可得:δmin=2i–A由式(6-3)可得:A=2r由折射定律式(6-6),可得三棱镜对该单色光的折射率n为(6-9)由式(6-9)可知,只要测出三棱镜顶角A和对该波长的入射光的最小偏向角δmin,就可以计算出三棱镜玻璃对

5、该波长的入射光的折射率。顶角A和对该波长的最小偏向角δmin用分光计测定。折射率是光波波长的函数,对棱镜来说,随着波长的增大,折射率n则减少,如果是复色光入射,由于三棱镜的作用,入射光中不同颜色的光射出时将沿不同的方向传播,这就是棱镜的色散现象。【实验内容】1、调节分光计(调整方法见原理部分)2.调节三棱镜使三棱镜光学侧面垂直望远镜光轴,三棱镜光学侧面也是一个光的反射平面。(1)调整载物台的上下台面大致平行,将棱镜放到平台上,使镜三边与台下三螺钉的连线所成三边互相垂直。(2)接通目镜照明光源,遮

6、住从平行光管来的光,转动载物台,在望远镜中观察从侧面AC和AB返回的十字像,只调节台下三螺钉,使其反射像都落在上十子线处。3.测量顶角A:转动游标盘,使棱镜AC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和游标2的读数。再转动游标盘,再使AB面正对望远镜,记下游标1的读数和游标2的读数。同一游标两次读数误差或,即是载物台转过的角度,而是A角的补角,A=.重复操作两次,记下数据。4.测量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具体原理看实验原理)(1)平行光管狭缝对准前方水银灯。(2)把载物台及望远镜转至(1)处,找出水银灯光谱。(

7、3)转动载物台,使谱线往偏向角减小的方向移动,望远镜跟踪谱线运动,直到谱线开始逆转为止,固定载物台。谱线对准分划板。(4)记下读数和转至(2),记下读数和,有(5)根据以及所得数据求出棱镜材料的折射率5、注意事项①转动载物台,都是指转动游标盘带动载物台一起转动。②狭缝宽度1mm左右为宜,宽了测量误差大,太窄光通量小。狭缝易损坏,尽量少调。调节时要边看边调,动作要轻,切忌两缝太近。③光学仪器螺钉的调节动作要轻柔,锁紧螺钉也是指锁住即可,不可用力,以免损坏器件。【数据处理】1.顶角的测量及处理:角度

8、/分组123平均值标准差0°45′20°02′24°29′120°47′140°04′144°30′180°43′200°00′204°27′300°48′320°05′324°31′120°02′00″120°02′00″120°01′00″120°01′40″28″120°05′00″120°05′00″120°04′00″120°04′40″28″120°03′30″120°03′30″120°02′30″120°03′10″28″由于A=,可得:59°56′50″.2.用最小偏向角法测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