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98083
大小:2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昆明雨中寄情思读写课堂见精彩——《昆明的雨》教学反思》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昆明雨中寄情思读写课堂见精彩——《昆明的雨》教学反思《昆明的雨》已经上过很久了,但课堂上孩子们昂扬兴奋的学习状态,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参与热情,舌灿莲花,文思敏捷妙笔生花的精彩促使我去记录去反思。1.贴近学情,走进学生心里的教学设计让难点的突破不再艰难。汪曾祺的这篇散文,初读,我一片茫然,作者到底要说什么题目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内容却不写雨于是再读。再读,发现虽没有直接写雨,但文章中所有的内容都与雨有关。作为老师我有这样的迷茫,想必学生一定比我还茫然。于是,教学设计时,我先从梳理文章内容入手,让学生梳理出本文写到的景物,然后抛出了本课的难题:这样写到底是离题还是扣
2、题但我并不急于让学生解答此问题,而是宕开一笔,先让学生品读语言,在朴素的语言中感受作者对于昆明的雨的喜爱之情。有了品读做基础,学生们领悟到了文章的主旨“我想念昆明的雨。”,同时也认识到了所写的景物其实都围绕着“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这句话而展开的。至此,文章内容上和情感上的中心已经很明确,离题还是扣题的问题此时已经不是问题。2.读中品悟,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兴味盎然,课堂高潮迭起。《语文新课标》中对语文课程目标有这样的表述:“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这节课,我设
3、计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通过不同形式的读来品味作者平淡语言中蕴含的感情。在品味语言环节,我先让学生找出最有味道的句子,读一读,读出句中的感情;品一品,品出语言的味道,接着小组交流后班级展示。这一块我重点让学生赏读两个句子:(1)写到雨后的各种菌子时,那句“这种东西也能吃!”和“这种东西这么好吃!”第一个句子鄙弃怀疑,第二个句子感叹赞美满足,两个句子前后对比着读,语气的变化中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云南菌子的喜爱之情,进而表达对昆明雨的想念。这个句子的朗读一结束,老师同学无不点头称赞,教室里充满着快活的空气,学生们的思维被打开了,参与的热情也高涨起来。(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
4、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这段对卖杨梅的小女孩的吆喝声的文字,我特意让班里一个声音娇娇的女生读给大家,让她的声音来演绎昆明雨中空气的柔和。这娇娇的声音一出,也瞬间让课堂达到高潮。对文中语言的品悟是本文的重点,除此之外,初步接触文本,以自主阅读开始,旨在了解内容,提取信息;对拓展材料《端午的鸭蛋》的默读,让学生静静地沉浸在文字中思考体会“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结课时,根据文章内容改写的小诗,我让男女生轮读。不同形式的读贯穿一节课,激发了学生
5、参与课堂的热情,也让课堂真正上出了语文味儿。《语文新课标》对于阅读教学的建议是:“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初中阶段,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在没有任何参考资料的前提下的素读是能力的培养也是检验,在此基础上字斟句酌更能提升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这节课通过不同形式的读做到了这一点。3.拓展材料,扩大了课堂容量,提升阅读和写作素养。我的心里有一个很深的情结,那就是希望学生课堂上每学一篇文章,就对这个作者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开始对该作者作品的阅读。所以为了达成自己的愿望,每学习一篇课文,我总是尽可能地准备各种资料,为课堂的学习和日后开始阅读而做足够
6、的准备。上课之前,为了让学生对作者及本文的创作有更多了解,我通过平板发给学生两篇文章:《汪曾祺的昆明情结》和《汪曾祺:四方食事,不过一碗人间烟火》。品味语言结束,为了让学生对汪曾祺“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有更深入的认识,我又适时引入《端午的鸭蛋》选段,以加深认识,也为仿照其语言风格写身边事物打下基础。后来的课外读物推荐,我分了两个部分,其一可以短时间内实现的,阅读《自读课本》中的《翠湖心影》并按要求做读书笔记,“去发现和品味淡而有味,朴素典雅的语言,并写出读书笔记。”的具体要求能够更有效地巩固课内所学。其二,我推荐了汪曾祺的《人间草木》《人间滋味》《人间有戏》,这是
7、近年来各个出版社对汪曾祺之前作品的整合,其中《人间滋味》和《谈吃》有很多篇目是一样的。课外阅读推荐,让学生的阅读有方向,也是对本课学习的一个有益延伸。这就打通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用课内所学解决课外问题,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语文读写素养的目标也得以落实。4.读写结合,教学相长,学生的优秀成就了课堂是的精彩。本节课我采用学校“三环六步”(预学-研学-固学)的校本课堂模式,预学环节的“精彩导语我展我秀”是学生预学成果的外化,学生只有反复读文章,揣摩文意才能写出高质量的导语。而经过一年多的训练,学生设计导语的水平也越来越高,几乎每一节课都能出现让人惊叹的导语。比如本课,范家
8、宁同学这样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