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ID:21094538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_第1页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_第2页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_第3页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_第4页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建筑物结构形式,结合当地实际工程经验,通过经济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工艺环境、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TU4:A:  一、湿陷性黄土的概念  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泡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明显的下沉现象,黄土的这种特性称为失陷性,黄土失陷易使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倾斜,严重影响构建

2、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因此,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尤其重要。  二、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1、垫层法  垫层法是先将基础下的湿陷性黄土一部分或全部挖除至设计标高处,然后用素土或3:7灰土分层夯实做成垫层,以便消除地基的部分或全部湿陷量,并可减小地基的压缩变形,提高地基承载力,土料宜使用粉质粘土,不可使用砂石等透水性材料,可将其分为局部垫层和整片垫层。当仅要求消除基底下1~3m湿陷性黄土的湿陷量时,宜采用局部或整片土垫层进行处理;当同时要求提高垫层土的承载力或增强水稳性时,宜采用局部或整片灰土垫层进行处理。

3、垫层的设计主要包括垫层的厚度、宽度、夯实后的压实系数和承载力设计值的确定等方面。垫层设计的原则是既要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及稳定的要求,又要符合经济合理的要求。  2、重锤夯实法  重锤表层夯实适用于处理Rr≤60的湿陷性黄土地基。利用机械将2~3.0t的重锤提升至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路,使地基表面形成一层比较密实的硬壳层。可消除基底以下1.2~2m黄土层的湿陷性。在夯实层的范围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获得显著改善,平均干密度明显增大,压缩性降低,湿陷性消除,透水性减弱,承载力提高。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地基,

4、其湿陷起始压力较大,当用重锤处理部分湿陷性黄土层后,可减少甚至消除黄土地基的湿陷变形。因此在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采用重锤夯实的优越性较明显。  3、强夯法  强夯法加固地基一般是将8-30t的重锤提升到6-30m高度后自由下落,给予地基强大的冲击能量夯击,使土中出现冲击波和很大冲击应力,迫使土层孔隙压缩从而达到增大压实度,改善土的振动液化条件,消除湿陷性黄土的湿陷性等目的。其作用结果是使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强度提高、孔隙挤密。使土体受到瞬间加荷,使土颗粒间的原有接触形式迅速改变,产生位移,完成土体压缩-加

5、密的过程。加固后土体的内聚力虽受到破坏或扰动有所降低,但原始内聚力随土体密度增大而得以大幅提高。这种方法加固地基速度快,效果好,投资省,是当前最经济简便的地基加固方法之一,但是施工中应注意周边建筑构筑的安全,因为较大的冲击波对建筑物的影响相似于地震波对建筑物的影响,曾有试验表明:在相距5m范围内夯击时,相当8度地震烈度破坏;在20m以外相当7度地震烈度破坏;在30m以外,当夯击能力为200kN·m时,对建(构)筑物基本上没有震害问题,只有相应的噪音影响,同时使用强夯法时应注意:  a、首先在设计阶段,

6、应考虑湿陷性黄土处于哪一种类别、等级,以及场地等因素,因为强夯的夯击能量,夯点布置,夯击深度,夯击次数和遍数等因场地而异,土的含水量、孔隙比及夯击的单位面积夯击能对湿陷性黄土的强夯有效加固深度起着重要的作用。在经过试夯后确定出设计参数,确定施工设计方案,因此不经试夯确定施工参数往往会给工程造成后患。  b、由于强夯影响深度内土的含水量差异,会导致局部处理效果不佳,对于此种情况必须采取土的增湿或减湿措施,以免出现橡皮土情况。如有此种情况,应立即停止夯击,将橡皮土翻晒或换填,在夯击坑内加入碎石类的粗骨料,

7、继续夯击。  c、施工中在控制关键工序上严把质量关,因为一份设计提供后,锤重、落距、夯点布置等是没有随意性的,而唯一可能被人为改变的是夯击次数,因在试夯时根据最后夯击的沉降量来确定夯击次数的,当别的参数已确定后,它就成为影响处理的唯一因素,所以施工中应以它为质量控制的关键工序管理点。  d、强夯结束后,检测的重点是判定它的有效加固深度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因为有效加固深度的第一标准应是消除湿陷性,也就是以δs<0.015作为判:根据不同的地基土质和不同的建筑物结构形式,结合当地实际工程经验,通过经济

8、分析比较,综合考虑工艺环境、工期等诸多方面的因素,最后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  关键词: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TU4:A:  一、湿陷性黄土的概念  湿陷性黄土泛指饱和的结构不稳定的黄色土,分为自重湿陷性和非自重湿陷性黄土。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作用下、受水浸泡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明显的下沉现象,黄土的这种特性称为失陷性,黄土失陷易使结构发生不均匀沉降、倾斜,严重影响构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因此,黄土地区的地基处理尤其重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