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

ID:21090146

大小:57.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_第1页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_第2页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_第3页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_第4页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分析1、我国企业信息化投资发展过程分析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信息基础设施相对薄弱,成为信息产业发展的巨大障碍。为此,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办法,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资,目标是建立满足社会需求的基础设施并适应现代化发展。例如,政府成立了高规格的国家信息化办公室,明确制定了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国家发展战略[1;国家大力投资于电力、通信线路,扩大电讯容量,加强对集成电路、计算机硬件设备、数字程控、远程通讯的投入等。同时,随着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熟悉到应用信息

2、化技术可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增加效益。各种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具体运作状况,均加大了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推动企业信息化建设向纵深发展。据国家经贸委对2000年IT投入最大的100家重点企业的调查显示: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80%以上的企业设立了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副总裁或副总经理[2.  从我国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来看,国家和企业对信息化的投资建设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也在发生变化,大致可划分为3个发展阶段。第1阶段,国家将信息化建设纳入社会发展战略,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外部X络

3、,构建信息化发展的基础。一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信息化也得到了发展,但仅处于简单的使用计算机阶段。第3阶段,部分企业逐步熟悉到信息化建设的广阔发展前景,开始把信息化建设列入到企业发展战略中,主动加大这一领域的投资力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展信息基础设施,另一方面,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改革政府,构建电子政府。第3阶段,信息化的全面发展导致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面临自身发展的需要,企业逐步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自主投资及经营力度,信息化服务作为新型产业也应运产生了,同时,也吸引了民间

4、风险资金的进入。  2、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的局限和不足  由于工程项目管理的生产经营特征,如工序复杂、动态性强、资料档案繁多、信息管理难度大等,建筑业应用信息化管理整合企业资源的整体水平较低,存在着明显的局限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家有关法律相对滞后。电子商务的持续发展取决于相关合同法律框架的制订[3,只有制订一系列规则和标准,使企业信息化的政策法律环境进一步优化,为企业信息化营造公平的交易平台,才能促使其步入良性的循环发展中。但是电子商务在我国发展缓慢,国内有关此类法律要么空

5、白,要么简单,难以确保建筑业信息化运作的平安性、合法性。  (2)一方面,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对建筑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促进功能熟悉不足;在技术、资金、通讯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支持力度不够。另一方面,政府信息化程度不高,没能为企业信息化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和对接方式;未发挥对企业信息化的推动功能。  (3)社会相关信息化服务机构不健全,整体服务水平不高。不论政府X站还是商业X站,大都以信息发布为主,缺少工具类X络软件,缺少信息互动;以企业管理诊断和重组为特长的咨询机构太少,软件市场的无序竞争新问题也亟待解决

6、。  (4)建筑企业未能充分利用Inter带来的便利,实现X上材料采购、招标,项目管理、信息交换、信息发布等,电子商务没有真正开展起来。  (5)以应用单机版软件为主,单机操作,仅仅利用了计算机计算速度快的特征,没有形成X络,没有实现企业信息的共享和即时传递,效率较低。据有关资料,美国的PC机的深度使用率为38%,而中国只有6%[4.  (6)具备较深厚的计算机知识、熟悉本单位业务的复合型管理人才是企业实施信息化、X络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和有力推动者。但长期以来,对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的培训相互脱钩,

7、分开进行,缺乏对复合型人才的教育培训,人才过于单一化。  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发展滞后于其他行业,因此,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的投资发展策略,主要应该是根据自身财力、技术、发展战略、市场核心竞争力等,探究介入信息化建设的时机、投资的力度、建设信息化的模式等。  3、政府促进信息化建设的战略  我国信息化建设经过20年的发展历程,政府作为社会信息化建设的倡导者、促进者及使用受益者,利用政策指导了行业的信息化发展,促进信息共享,投资建设公共设施基础,提供社会公益服务,大力发展电子政府等。  (1)尊重

8、企业的主体功能。通过各条渠道调动和提高企业的积极性,使之产生信息化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发展电子政府工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带动政府部门的政务管理和运行,把政府机构改革和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去。一切以企业为中心,通过市场运作,循序渐进地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以此带动全社会信息化建设。  (2)政府在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必须立法保障。一方面,在信息化建设初期政府致力于建立高速信息公路,为企业的信息化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如银行、税收等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