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

ID:21081223

大小:4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_第1页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_第2页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谈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的必要性摘要从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入手,阐述了水稻生产在粮食安全中所占的地位及重要性,就目前水稻产量一直徘徊不前的现状进行了简明的分析,并从再生稻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发展条件来说明着力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加强发展再生稻的必要性。  关键词再生稻;蓄留面积;必要性    再生稻即利用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腋芽萌发成稻穗,再长一季,应作为一种资源节约型稻作制度。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稻谷品质和增加粮食总量,具备省种、省工、米质好,并且增产、增效、潜力大等特点[1-4]。因此,增加再生稻蓄留面积,对于提高产水稻产量,实现增粮、增效和确保粮食安全有重

2、要意义。    1粮食安全始终是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战略问题    由于政府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粮食生产,我国以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水稻作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约占粮食总产量的40%,不仅担负着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任,还肩负实现种粮增效、稻农增收和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大使命。就目前发展趋势看,在需求方面,由于人口增加耕地减少,城镇化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中国粮食需求势必将呈持续性、刚性、不可逆地增长;然而,近年我国水稻产量基本在6300kg/hm2左右徘徊,如若按照丰产年200

3、7年的稻谷总产与2015年稻米预测消费量相比较,将存在900万t左右的缺口,粮食供求关系将会偏紧,粮食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2水稻生产在整个粮食生产中至关重要    水稻的季节性强、生长周期长,在自然与社会双重性的影响下,水稻生产受多重因素的制约,产量一直徘徊不前。一是农户种粮的积极性下降。虽然国家不断出台一些加大农业投入和增加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然而由于粮价的偏低、农村劳动力的紧俏、机械化程度低以及农资价格的不断攀升等原因,农民仍然难以从种粮中获得较大收益,种粮积极性难以提高,这也导致农户在水稻生产上的投入减少,杂交水稻高产品种的配套技术难以实施,高

4、产品种的潜力很难得到发挥。二是人增地减的矛盾难以缓解。我国人口自然增长一直处于5‰以上的一个高增长率的情况,人口的不断增加,将持续加大对粮食的需求。然而,由于各地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农田又被各类开发区和道路建设占用。农村劳动力少,种稻比较效益低,导致人为抛荒;缺水、洪灾、塌陷等自然条件造成的抛荒,使耕地不断减少。三是地球环境的变化影响突出。由于气候异常,干旱、高温、洪涝等气象灾害对水稻生产的影响逐年加重。在2009年冬至2010年春全国发生历史罕见的重大干旱,农作物受旱面积一度达到1066.67万hm2左右,这将直接影响全国粮食产量。可见,要夺取全年粮食总

5、产目标,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担子会更重。然而,近来的气候状况对水稻生产影响难以预料,如果后期积极发展再生稻,着力加大再生稻蓄留面积,将对实现全年目标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3再生稻产量潜力巨大且技术储备雄厚    新中国成立以来,科研单位和农业推广部门就对再生稻进行研究推广,先后开展了强再生力品种筛选、再生稻生理生态、栽培丰产技术等方面的研究,水稻生产上曾出现过再生稻高产典型田块。杂交水稻成功育成并应用于生产后,促进了再生稻研究与进步,再生稻生产技术不断发展,1988年四川再生稻面积达28万hm2,占全国再生稻面积的68%。1995年全国再生稻面积曾达到1

6、00万hm2。然而近10来年,农民蓄留再生稻的积极性不高,政府对再生稻生产的重视程度下降,导致再生稻面积大大减少。但是,在四川、重庆、福建、湖北等省市再生稻有着生产技术储备和丰富的生产经验。如果在一季稻区,采取一定的激励措施,可再适度发展再生稻面积30万hm2以上,达到100万hm2以上,按3.75t/hm2,保守估计将增产112.5万t。可见,通过扩大再生稻面积,是实现增粮、增效的有效措施,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一条有力途径。    4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政策扶持    一直以来政府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非常重视,从主抓的农业科技大培训、大示范、大推广“三大行动”

7、和推行促进农业机械化,特别是加速小型机械的普及等有力措施,这些都抓住了粮油高产创建的关键环节和关键问题。从机械化推进实践表明,在水稻种植、收获2个环节实现机械化作业可减少劳动用工量40%和76%,大幅度提高工效,不仅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有效争抢农时,提高水稻产量,而且机械化收获可减少损失3%~5%,可以从很大程度解决农村劳动力和社会服务水平等问题。只要抓住这些关键问题,切实解决结构调整和社会大市场化矛盾,结合一定的激励机制及配套项目,就能有效地发掘水稻生产的潜力,促进再生稻在确保粮食安全方面发挥其重要作用。    5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