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66902
大小:567.50 KB
页数:34页
时间:2018-10-19
《1780-1880年间中国白银出入变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780-1880年间中国白银出入的变化及外国银元之地位公一兵北京大学历史系99级摘要明清之际从外域流入中国大量白银,种类繁多。而清代中期(1780年)以后主要是前期的本洋(西班牙银元)和后期的鹰洋(墨西哥银元)。外国标准化的银币在中外贸易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逐步改变了中国的货币体系。通过对1780-1880年这一百年白银出入中国问题的考察,发现中国的银本位是完全依赖输华的外域白银的。在本文研究的100年中,中国仍然在总量上是白银的吸纳国。但是短暂而迅猛的白银外流使中国脆弱的银本位制度不堪其负,中国的社会和政府都不得不对这样的白银外流做出了巨大的反应。而这一切又都进一步说明了外国
2、白银,特别是银元在中国的至关重要的地位。关键词种类本洋鹰洋途径白银流入白银外流银价一、导言中国从1436年改行银铜币制体系,到1935年废除银本位,银的主币地位500年没有改变。但是由于中国内地产银有限注释:在鸦片战争前近200年时间内,国内先后报开的银矿总共只有89家。银的产量1754年最高达56万两,1800年左右年产量不过44万两。正所谓“银之行用日广,煎炼日多,地宝之泄日甚,则矿砂有时或竭”。(成毅:《专重制钱论》,见盛康辑《皇朝经世文续编》卷58)。,大部分流通白银是来自海外。从15世纪开始,随着新航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扩大,在中外贸易中出现了一种规模逐渐扩大的白银贸易的
3、局面。海外白银的大量输入满足了中国国内市场的巨大需求。由此引出对一系列问题的探讨。在白银入华问题上,前人尤其是国外学者有过相对较多的研究。但是由于条件限制,我们很难得到所有国外研究该问题的成果资料。然而从有限的可以把握的资料看,国内外学者在入华白银的具体数量、流通区域等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本文意在通过对史料的输理,重新探求与1780到1880年间白银入华相关的一些经济与社会问题,希望对该方面的研究有所裨益。二、入华银元的种类在英国国会档案中记载了1855年上海的一个道台对外国领事发布的一个通告由于笔者并没有找到该通告(Proclamation)的中文文本,所以只有从英文文本转译。引
4、自BritishParliamentaryPapers,Volume39,pp.443.TheProclamationofChaou。。该通告比较清晰的描述了入华银币的种类。“在中国,长期以来沿海各省的商人使用银元和其他外国铸造的银币作为商业贸易中的交换媒介。这些流通的银制货币在形状和图案上都不相同,有些是圆的,有些是长的,甚至椭圆的。在这些银币上刻着马,剑,或者人的头像。最重的比一两纹银要重,最轻的只有一钱多一点”。虽然清朝中期以后流入中国的白银(主要是银元)种类繁多,但是其中主要以美洲白银为主,即前期的“本洋”和后期的“鹰洋”。所谓“本洋”356,即西班牙银元(Spanishd
5、ollars)是西班牙在墨西哥铸造的银圆,又称佛头银圆,上面铸有西班牙国王的头像。是在中国大范围流通的第一批外国银圆。起初在福建、广东沿海使用,亦称“番银”或“花边银”。成色902.78‰“在嘉庆年间,一种西班牙生产的刻有头像的银元第一次在中国流通,它重七钱二分,不同于中国过去通行的含量90%的纹银。但是由于它具有统一的纯度和重量,因此商人更喜欢使用它来衡量价格,由于这个原因,外国商人不再向中国输入其他形式的银元。西班牙银元逐渐被普遍使用,其他形式的银币逐渐从市场上消失,成为古董商人的收藏品。我们可以明白得从之前的情况得出一个推论,在本洋流行之前,各个时期中国所流行的银元是经常改变
6、的”。引自BritishParliamentaryPapers,Volume39,pp.443.TheProclamationofChaou。。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停止铸造,曾引起本洋价格在中国疯狂上涨“在过去的几年中,人们知道西班牙已经停止生产这种银元,因此它们逐渐在中国市场上消失。另一方面,由于中国社会低层的习惯和偏见,热衷于这种已经不能再得到的银元。狡猾的商人因此利用人们的这种心理来谋取利益,囤积大量的本洋来抬高本洋的价格。现在本洋价值1800到1900铜钱,实际上它只是价值7钱2毫的劣银。即便中国内地铸造的银元含银量高于本洋,价格上仍然要低于本洋,这是不合逻辑的。”引自B
7、ritishParliamentaryPapers,Volume39,pp.443.TheProclamationofChaou。。之后本洋逐步失势,而鹰洋则取而代之。所谓“鹰洋”原名墨西哥银圆(Mexicandollars),1823年开始铸造,因为币面印有鹰的图案而得名。鹰洋在鸦片战争前流入中国。一直到民国初年,鹰洋基本上作为那段时期中国的主币,与银两并行。1910年清政府调查当年中国流通的外国洋元有十一亿,其中鹰洋占三分之一强,约四亿元。实际上在“本洋”,即头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