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54067
大小:59.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9
《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吴倩大连艺术学院摘要: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过程中,我国建筑材料也得到较大的发展,可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浪费现象依然较为严重,如何将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再利用也成为建筑领域当屮较为重要的问题之一,而本文主要就是对其进行研宂。关键词: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作者简介:吴倩(1984-),女,汉族,吉林人,木科,专业级研究方向为环境设计。收稿日期:2017-9-14Received:2017-9-14在城市化建设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建筑材料资源也得到较为广泛的开发和使用,这直接致使环境超负荷的承载,同时,在这种状态下,建筑材料资源的过
2、度使用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这一问题。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笔者就其必要性以及具体的措施进行以下分析。1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必要性相关研究调査显示,我国在建筑材料资源方面的消耗每年都达到了50亿t,其屮还不包括2.3亿t的标准煤消耗以及较多的粉尘以及有害气体的排放m。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建筑行业则面临着材料资源短缺、材料循环利用率较为低下以及过多建筑垃圾处理等问题。建筑垃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了较多的混凝土、废弃金属、砖块以及木材等材料,这直接导致严重的建筑材料资源浪费。如何
3、能够将这些废弃物材料变成可循环利用的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因为做到这一点能够有效的节约材料资源以及建设资金,同时还能降低建筑工程施工对于环境所造成的不良影响。除此之外,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还能促使建筑更加绿色环保,进一步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如何对建筑材料进行可循环利用已经成为现实中较为严重的问题,如果能够真正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就能够有效的减少我国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最大程度促进我国的发展与进步,其价值高不可估。2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措施2.1传统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就现如今建筑施工过程中所应用的建筑材料来看,传统的建筑
4、材料主耍包含沙石、烧制品、木材以及混凝土等材料,所以不管是建筑施工亦或者是建筑物拆除过程中,经常会产生较多的砖头、木材以及混凝土等废弃物,如果我们能够有效的将这些传统建筑材料进行再次利用,就能有效的减少建筑施工现场垃圾,同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要想实现对传统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利用,施工单位可以在对建筑物进行拆卸的过程中收集烧制品,然后将这些收集的材料应用到建筑外的围墙之上,这样就能有效的实现旧材料的回收与再利用。此外,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还可以对木材料进行回收再利用,可以将其用来制作家具,也可以将其用在建筑装修当中。例如日本在设计博物馆吋,相关设计师就使用
5、火量的旧木材,这不仅能够有效的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还能为博物馆设计增添设计情趣。2.2新型可循环材料的利用在建筑设计施工过程中,废弃建筑材料不能有效的循环再利用,致使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受到影响。新型可循环材料的存在本身就能促进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实现,就A前而言铝材料作为建筑施工过程屮使用较多的可循环利用的新型材料,其材料本身存在较高的可循环利用率,因为其槊形速度较快,应用铝材料就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建筑材料资源的浪费m。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能够降低建筑材料能源的消耗,材料设计人员如果加强对材料的能耗、循环率以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6、研发出新型可循环利用材料,这也有利于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2.3废弃物材料方面的可循环利用当今社会不断发展,在建筑工程设计中使用废弃物来进行设计成为一个趋势,比如国外的一些建筑设计师,他们应用废弃集装箱来进行建筑设计,这不仅能够有效的利用废弃集装箱这一资源,还能给整个建筑增加设计感,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加强对这方面的关注。为了能够真正实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建筑施工设计人员在施工设计过程中,可以使用生活废弃材料,以此来实现对废弃物材料的可循环利用,同时还能提高建筑艺术价值。总之,在对建筑材料资源进行可循环利用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对废弃物材料进行有
7、效的可循环再利用,不仅能提高建筑的艺术性和美观性,还能够实现对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3结语综上所述,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不管是对社会发展还是人们生活质量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真正实现这一目标则需要从传统建筑材料、新型可循环材料以及废弃物材料等方面进行深入研宄,从而达到对建筑材料资源可循环利用的目的。参考文献[1]王红霞,常建民.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渠道研究[J].四川建材,2015(5):112〜114.[2]施怡.试论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J].山西建筑,2015(11):192^19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