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35381
大小:111.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9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现代诗两首》学案 (新版)语文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6.现代诗两首《长城谣》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恋;抒情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一片槐树叶》这首诗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跳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的心灵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一、基础知识1.给红色的字注音。焉支( )隘口( )蹲踞( )焚起( )敕勒( )蝉翼(
2、)沾着( )槐树( )山巅( )2.易误读的字音蹲踞jù不读jū 敕勒chì不读shè 隘口ài不读yì 沾着zhān不读niǎn 蝉翼chán不读dān3.形近字┏焉:焉支 ┏踞:蹲踞 ┏敕:敕免 ┏沾:沾湿┗嫣:嫣红 ┗裙:衣裙 ┗蔌:野蔌 ┗粘:粘性4.词语解释。【隘口】狭隘的山口。【冷眼】冷静客观的态度。【躯体】身躯;身体。【些微】一点儿。【悲欢】泛指聚会、别离、欢乐、悲伤的种种遭遇。5.背记知识《长城谣》中较直接写自己虽身居他乡,却心系故国的诗句是“而黄河今夜仍然_______,流进__
3、____。”《一片槐树叶》表达游子思归之情的句子是“故国哟,啊啊,要到何年何月何日,才能____________,去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文学(文体)常识。《长城谣》的作者_______,_________族女诗人。蒙古名字是_____·______。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她的第一本诗集《________________》,一年之内再版七次。《一片槐树叶》的作者_________,原名________,19367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____
4、______》月刊。他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他是_____________派诗歌的倡导者。【参考答案】1.yān ài dūnjù fén chìchányì zhān huái diān5.要从你身旁流过 我不眠的梦中 让我回到你的怀抱里 一个世界上最愉快的、飘着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6.席慕蓉 蒙古 穆伦席连勃 七里香 纪弦 路逾 新诗 覃子毫 钟鼎文 现代二、课文学习 1.读下面诗句,说一说红色词语的深刻含义和表达效果。(1)你永远是个无情的
5、建筑蹲踞在荒莽的山巅冷眼看人间的恩怨【明确】“无情”、“蹲踞”“冷眼”是富有创造性的使用拟人手法,刻画了长城的形象,表明了长城是民族历史的见证。这三个词语都是贬义词,从表面来看,是写长城的无情,实际上是写历史的无情、时间的无情。它们形象生动地凸现了历史的本体状态——人世的恩怨、成败、荣辱,在无情的长城面前,在无情的历史演变中,只是昙花一现,如白驹过隙。(2)为什么唱你时总不能成声写你不能成篇而一提起你便有烈火焚起【明确】“总”“一……便……”抒发了诗人凝聚于长城的炽热的民族情感。(3)敕勒川,阴山下今宵月色应如水而黄河
6、今夜仍然要从你身旁流过流进我不眠的梦中【明确】“应”“仍然”“流进……不眠的梦中”写诗人对故乡对长城的遐想,月色如水,黄河入梦,表达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那种思乡之情在心中永远挥之不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形式感的场景,营造出一种缓慢低回凄清的氛围。2、从《长城谣》中找出运用拟人修辞方法的句子,并加以评析。【明确】“蹲踞”“冷眼看”“无情”等句表现了长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是历史的见证“人”。3. 学完《长城谣》,你最大的感触是什么?【明确】中国人的思乡情结。无论何时何地,总忘不了自己的故乡。7【解析】此题检验学生对课文的
7、理解。只要能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悟即可。4.学完《长城谣》,你对月亮、月色又有了怎样的理解?【明确】月亮,月色已成为诗人笔下思乡的代名词。如古人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等均赋予月以特定的含义。诗中“月色如水”是为了引出梦境,从而突出思乡的主旨。【解析】要联系到与月有关的文学作品或诗句,并发现其共同点,简单加以阐释。5.请你说说“长城”的象征意义。【明确】诗人从小生长在长城脚下、黄河岸边,而且对于故乡,她是“少小离家,老大难回”。因此在诗人心中,长城除了是民族、社稷的象征,还是诗人寄托
8、乡愁乡思的个性化对象。这首诗富有民歌谣曲风味,意境悠远,感情真挚,语言质朴,毫无雕琢之感,是席慕蓉诗中佳作。6.“一片槐树叶”诗人说它是“全世界最美的一片,最珍奇、最可宝贵的一片,”又说它是“最使人伤心,最使人流泪的一片”,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明确】这样写不矛盾。前句是借物抒情,诗人对“槐树叶”的赞美实际上是对故乡的赞美,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