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ID:2103285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8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_第1页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_第2页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_第3页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_第4页
资源描述:

《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没有正义的战争?——论儒家“王霸之辩”儒家提倡王道,反对霸道;支持正义的战争,反对不义的战争。这种主张,相信大部分人都不会反对的。  问题是:根据儒家的观点,什么是正义的的战争?又有没有真正的“正义的战争”呢?  “王霸之辨”,出自孟子:  “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汤以七十里,文王以百里。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注1)  孟子说:“以德行仁者王,以力假仁者霸。”这是王道与霸道的分别所在。  让我们先看看“霸道”。根据孟子的说法,假藉仁义的名义,以武力攻打别人的,就是霸道。这种战争,也就是不义之战。其实还有一种更

2、坏的战争,就是“以力服人”的战争。这种战争连正义的藉口也干脆不要,赤裸裸地为掠夺别人的土地、财富而发动战争。当然,古今大部分的帝王、政客都很聪明,他们不会随便抛弃道德的外衣而作战,以免出师无名,招人口实。不少“伟大”的政治家反而深得“以力假仁”的奥妙,运用种种似乎正义堂皇的口号来发动战争。现今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国总统布殊攻打伊拉克的战争了!他以伊拉克拥有大杀伤力武器和与恐怖分子勾结为由,达致掠夺伊拉克石油资源,巩固在中东的战略地位之实。这便是“以力假仁”最好的例子。布殊是当今名符其实的霸主。  “王道”,就是统治者修养好自己的品德,然后以身作则,感化人民,也要推广恩德,实践仁政。仁

3、君、王者对内是爱民、保民、为民制产;对外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注2)他们不用藉战争扩张领土,别国人民也自然乐于归顺。这样,要达致广土众民,也不是难事!古代的周文王“以百里而有天下”(注3),便是儒家最津津乐道的例子了。  既然藉“王道”、“仁政”、“文德”便能治国、平天下,哪还需要战争吗?当然,天下难免有时会出乱子,这样天子便难免有出兵平乱的责任。儒家对天子主持正义的战争有一个特别的叫法:“征伐”。按照古代的礼制规矩,只有天子才有征伐的权力,只有圣明的天子才有权藉“征伐”来平定诸侯的乱事。若果“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诸侯为兼并而互相攻伐,则已是乱世了,所以古人认为:

4、“春秋无义战。”另一方面,假若君主残暴一如桀、纣,人民畏之如水火,出兵“诛其君,吊其民”,救民于水火之中,那么“民之望之,若大旱之望雨也。”(注4),这便是仁义之师了。所以儒家认为:扩张领土,掠夺财富的战争是不义之战;“吊民伐罪”却是正义的战争。这种分类,也是大部分有识之士所认同的。  但儒家还有另一个说法。孟子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也。”(注5)但只要发动战争,无论是为了什么原因,都是会有人无辜枉送性命的。敌方的士兵会被杀,己方的战士也会壮烈牺牲。在古今中外种种战争中,平民百姓无辜死于战斗之中,数目更是惊人的!周武王起兵伐纣,孟子推崇为“圣之清者”的伯夷、叔齐

5、便曾批评周武王:“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指责武王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注6)况且,商汤、武王若无家天下之心,为什么在推翻夏桀、商纣暴政之后,不在夏族、商族的后人中,另选贤德之士,册立为新君,反而是取而代之,另立新朝呢?那么,根据伯夷、叔齐“以暴易暴”的批评,商汤伐桀、武王伐纣还算不算是“正义之战”呢?如果连商汤伐桀、武王伐纣是不是正义之师也成疑问,那么还有否“正义之战”呢?  推翻暴政的战争,虽然难免会有死伤,但也是两害权取其轻的事,因为这是“救民于水火之中”,功德无量,很难说是“不义”,似乎是不应反对的。可是,如果是别国的暴君,我们又可否

6、代这个国家的人民,出兵讨伐呢?根据孟子的看法,是可以的。商汤附近有一个葛国,葛伯“放而不祀”,“有童子以肉饷,杀而夺之。”商汤出兵讨伐,四海称誉。商汤“十一征而无敌于天下。”孟子:“苟行仁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孟子认为如果邻国国君无道,是可以出兵讨伐的,只要自己是仁义之君,邻国人民反而会热烈支持,“东面而征,西夷怨;南面而征,北狄怨。”(注7)但以今天的标准,我们似乎很难会接受这种“越俎代庖”的战争是正义之战的说法。否则我们便不应反对布殊出兵攻打伊拉克了。  战争又可以分为侵略和反抗侵略两种,一般人会认为前者侵略人家的国土是不义之战,后者保家卫国是正义之战。但如上

7、所述,“吊民伐罪”之战难免要“征伐”(侵略)别人的国土,那是义还是不义呢?“吊民伐罪”之师攻入我国,我们应该反抗吗?王者之师攻入、占领我国,起兵反抗又算是“起义”,还是“不义”呢?周武王伐纣是“吊民伐罪”,为什么殷商遗民仍要叛乱呢?布殊无论背后有什么野心,也为伊拉克人民推翻了侯赛因的暴政啊,为什么伊拉克人民不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感恩戴德,反而是不断抗议呢?根据儒家的主张,“以德行仁”已足以称王于天下,那么又何需藉战争“以力服人”呢?所以战争似是不必要的。又儒家认为“以德行仁”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