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

ID:21025306

大小:79.62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18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_第1页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_第2页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_第3页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_第4页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_第5页
资源描述:

《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贵州山区传统村落旅游发展策略摘要六盘水市天门村是我国第三批传统村落之一,资源特色鲜明,布依族文化氛围浓厚。以天?T村为例,研究其资源价值和村落保护难点,并从文化资源的保护、农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与旅游设施建设3个方面探讨了天门村的旅游发展对策。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匕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传统村落;资源保护;旅游发展;贵州III区;天门村中图分类号

2、F5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7)08-0259-02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iesofTraditionalVillagesinGuizhouMountainousArea:TakingTianmenVillageasanExampleZHOUJic(UrbanPlanningandDesignInstituteofJiangsuProvince,NanjingJiangsu210036)AbstractTianmenVillageinLiupans

3、huiCityisoneofChina9sthirdbatchoftraditionalvillages.IthasuniqueresourcesandstrongatmosphereofBouyei1snationalculture.TakingtheTianmenVillageasanexample,thispaperanalyzedthevalueofresourcesandthedifficultiesintheprotectionofTianmenVillage,thendiscussedthe

4、tourismdevelopmentstrategiesofthevillagefromthreeaspects:theprotectionofculturalresources,agricultureandtourismintergrationdevelopment,constructionofinfrastructureandtourism.Keywordstraditionalvillage;resourcesprotection;tourismdevelopment;Guizhoumountain

5、ousarea;TianmenVillage我国已公布3批传统村落名单,贵州省现有国家传统村落数量占全国传统村落数量的17%。但由于贵州山区地形复杂,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目前的研究对贵州山区传统村落发展的关注度不够。贵州山区民族村落大多地理位置比较偏僻,较好地保存了原生态的自然风光[1],以及传统淳朴的民族文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为发展民族特色旅游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如何在资源紧缺的条件下找到一条适合贵州山区民族村落资源保护、旅游发展的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天门村概况天门村位于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花戛乡,

6、是一个纯农业乡,主要聚居布依族人,2014年入选中国第三批传统村落。天门村南距花戛乡政府8km,北距水城县县城45km,紧邻险要的北盘江,位于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中北盘江园区的六车河景区。天门村村域范围内现有自然村落7个,村民227户。2天门村的资源价值该村落地形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有优美的梯田景观,是乌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中特色鲜明的布依族村落。居民依山而居,住在传统布依族吊脚楼里。村落是地理环境与人文特色的综合体,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和较高的文化价值。2.1山地聚落一一与梯田共生的典型村落被北盘江和格所河环抱

7、,景色壮观;独特的地形条件形成的梯田依山就势,与村寨相辅相依、和谐共生。梯田是天门村村民生产生活的依托,也是村寨生长的依托。村寨在梯田等自然基底中有机生长,成为天门村村寨的典型空间特色。天门村建筑多依地形而建,在宽敞处形成寨内的公共空间,以公共空间为核心形成多个吊脚楼聚居小团,同时顺应地形而形成多层台地。寨内小道皆顺应地形,灵活多变。寨内道路材料多由当地石材自然拼砌而成,很多路段有多级台阶,与村寨中建筑分割出的空地共同组成了寨内的公共空问。2.2连续完整的吊脚楼建筑群村寨内吊脚楼建筑大多建于20世纪70-

8、90年代,其中大寨风貌建筑35座、小寨风貌建筑39座、新寨风貌建筑36座。3个寨子风貌保存完整的建筑占比为79%,整体建筑风貌保存较完整。整体建筑群错落有致、簇团而聚,在村内3个山头形成大寨、小寨、新寨3个吊脚楼聚居群天门村吊脚楼建筑为全体木结构,建筑多为4开间的3层楼房,部分楼房带挟屋,结构为抬梁穿斗木结构,双坡悬山瓦屋顶,屋脊正中设瓦猫。底层架空,用于存放生产工具、圈养家禽与牲畜、储存肥料,当地气候潮湿,架空的底层也方便通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