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22051
大小:111.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3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1讲 钠及其化合物课时规范训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钠及其化合物单独成册]1.下列有关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钠的还原性很强,可以用来冶炼金属钛、锆、铌等B.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钠元素只能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C.钠极易和水反应而被还原D.钠、氧化钠、氢氧化钠的焰色反应均显黄色解析:选C。钠与水反应时,钠被氧化。2.钙和钠相似,也能形成过氧化物,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2O2B.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2∶1D.过氧化钙中只含离子键解析:选B。A.过氧化钙的化学式是CaO2,错误;B.1mol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Na2O
2、2+2H2O===4NaOH+O2↑,过氧化钙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aO2+2H2O===2Ca(OH)2+O2↑,1mol过氧化钠或过氧化钙跟足量水反应都生成0.5mol氧气,正确;C.过氧化钙中阴阳离子数之比为1∶1,错误;D.过氧根中含有共价键,错误;故选B。3.某厂用Na除掉苯中的水分。某次生产误将甲苯当做苯投进反应釜中,由于甲苯中含水量少,最后反应釜还残留大量的Na。下列处理方法更合理、更安全的是( )A.打开反应釜,将Na暴露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B.向反应釜通入Cl2,Na在Cl2中燃烧生成NaClC.向反应釜加大量H2O,通过化学反应“除掉”金属钠D.向反应釜滴加
3、C2H5OH,并设置放气管,排出氢气和热量解析:选D。A.钠暴露在空气中会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反应,但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热,当达到物质的着火点时,甲苯燃烧,引发火灾,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错误。B.选项钠在氯气中燃烧会放出大量的热,当达到甲苯的着火点时,甲苯燃烧,引发火灾,因此该处理方法不当,错误。C.钠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会导致甲苯燃烧,引发火灾,错误。D.钠与乙醇反应,反应速率相对缓慢,更安全、更合理,正确。4.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遇木炭、铝粉等还原性物质时可燃烧。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O2与CO2反应时,Na2O2是氧化剂,CO2是还原剂B.1mol过氧
4、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C.过氧化钠与木炭、铝粉反应时,过氧化钠均表现出强氧化性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7解析:选A。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中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也是还原剂,故A错误;过氧化钠电子式为Na+[]2-Na+,1mol过氧化钠中阴离子数目为NA,故B正确;过氧化钠具有强氧化性,铝、碳具有还原性,故C正确;过氧化钠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硫反应时可生成硫酸钠Na2O2+SO2===Na2SO4,故D正确。5.200℃时,11.6gCO2和水蒸气的混合气体与足量的Na2O2充分反应后固体质量增加了3.6g,则原混
5、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是( )A.0.125mol B.0.25molC.0.5molD.1mol解析:选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O2的质量为11.6g-3.6g=8g,n(O2)==0.25mol,根据Na2O2与H2O(g)、CO2反应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可知CO2和H2O(g)的物质的量之和为0.25mol×2=0.5mol。6.往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1mol的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mL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是( )A.甲<乙<丙<丁B.丁<甲<乙=丙C.甲=丁<乙=丙D.丁<甲<
6、乙<丙解析:选B。(1)甲、丁相比:甲:Na→NaOH 消耗H2O,溶剂减少丁:NaOH无反应 溶剂不变故NaOH的质量分数:甲>丁。(2)乙、丙相比:溶剂相等故乙、丙溶液完全等同。(3)乙、丙与甲相比甲:Na 乙:Na2O 丙:Na2O2当它们物质的量相等时,甲(Na)所得NaOH是乙、丙(Na2O、Na2O2)所得NaOH物质的量的,它们所消耗的水相等,故溶剂相等,因此甲的质量分数比乙、丙小。7.关于NaHCO3性质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7B.医疗上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与足量的酸反应时放出的CO2比与等质量的Na2CO3要多D.
7、同温度时,NaHCO3的溶解度>Na2CO3的溶解度解析:选D。A.NaHCO3可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如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化钠和水,也可与碱反应,如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故A正确;B.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可用于中和胃酸,故B正确;C.等质量的碳酸钠、碳酸氢钠,n(NaHCO3)>n(Na2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NaHCO3生成的二氧化碳多,故C正确;D.常温下相同的溶剂时Na2CO3较NaHCO3易溶,故D错误。8.下列可以用来判定碳酸氢钠粉末中混有碳酸钠的实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