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010049
大小:5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8
《烟花巷尾声声慢 大雅之堂满江红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烟花巷尾声声慢 大雅之堂满江红内容摘要:本文以纵向的历史视野,由前到后,从名家的作品到名人的演奏技法,对百年二胡艺术的三次跨越进行了梳理,求索二胡艺术发展的历史脉络,为其传承与创新寻得根基。 关键词:二胡 艺术 作品 风格 二胡,在我国民族乐器中占有重要一席,其地位可相当于西洋管弦乐中的小提琴,因其音色柔美,酷似人声而深受国人的喜爱。随着时代的发展,音乐艺术水平不断提升,二胡以其独特的韵味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人们。国人对二胡之所以情有独钟,除前所言及之外,还有它物美价廉、携带方便以及体裁广泛、题材丰富、风格浓郁等优势。二胡艺术历经磨难,在几代人的苦苦追寻下,
2、已成为世人雅俗共赏的民族瑰宝。追溯和研究二胡艺术的三次跨越,对二胡艺术的反思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20世纪初,以纳洋兴中为代表的刘天华和以民间艺术为基础的阿炳所形成的二胡艺术的第一次跨越 二胡艺术第一次跨越发展的发端,正值历史处于必须选择,并且已经开始选择的20世纪初,“许多有志之士审时度势,纷纷远航探求科学与民主的道理,西方音乐文化也就是在此时大规模传入。……之后,中国音乐家们以此作为参照系,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认真梳理,比较优劣,然后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加工改造,刘天华就是其中一位优秀的代表。”[1] 刘天华(1895—1932)
3、,江苏江阴人。由于他生长在“五四”时期,深受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要求改革社会、改革文化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对音乐的学习和工作。“虽然他从西乐正式起步,认为西乐成熟,但究竟不能削足适履地把它搬来应用在中国人的意识、语言、性格之间。欲求适于表现中国的国民性,非就中国古有之国乐加以改革不可,非用新的方式加以创造不可。”[2]刘天华所倡导的国乐不是停留在狭隘的民族主义的圈子里,而是有着远大的理想。他创作了由浅到深的二胡练习曲47首、独奏曲10首。同时,他改进了二胡的构造及规格,明确了二胡的定音,改革了二胡的演奏技法,规范了二胡的记谱及演奏符号等等。 刘天华创作和发表的著名1
4、0首二胡独奏曲,在艺术上各具特色,并真实、充分而又深刻地将自己的情感融于作品之中。除此之外,他的作品及演奏有不少创下了胡琴艺术的第一。如他的传世之作《病中吟》借鉴了西洋的作曲技法,第一次运用复三部曲式结构来为二胡谱曲,第一次通过此乐曲的演奏,实践了由他第一个提出并改革的二胡定音、定把、换把、揉弦等科学、系统的演奏技法。特别是他创作的二胡独奏曲《光明行》,以铿锵有力、振奋激昂、蓬勃向上的旋律,表达了人们追求光明、渴望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仅此一曲,又创造了二胡艺术史上的三个第一,即:第一次在二胡作品中频繁出现转调;第一次将小提琴的颤弓、连顿弓技巧应用于二胡演奏之中;
5、第一次将进行曲的音调作为二胡作品的主旋律。 “在中国音乐史上,是刘天华把二胡伴奏地位提高到独奏地位;是刘天华将二胡从民间艺人、和尚、道士的手中引到高等学府;是刘天华使二胡演奏有了科学化和系统化的训练教材;是刘天华创作出全新的、反映时代和民族精神面貌的二胡独奏曲……从刘天华早期作品就可以看出它借鉴西洋,但不全部照搬,他保留传统的特色,但总要赋予它以新的因素。”[3] 在以刘天华等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将二胡提高到专业音乐领域并使其登堂入室的同时,民间艺人的广泛实践,也使二胡艺术得到了提高。阿炳就是其中杰出代表之一。 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1950),江苏无
6、锡人。自幼随父学习音乐。他与刘天华是同一时代人。作为一个民间的音乐家,他高深而渊博的艺术修养,扎实而精湛的演奏技巧,可以说是无与伦比的。然而由于生活经历和社会地位的不同,作为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民间艺人阿炳,他的作品很大程度上表现了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劳动人民的苦难、悲愤和反抗之情。特别是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是他在双目失明后,用超人的音乐感悟、惊人的音乐记忆力,在琴弦上创作演出的千古绝“奏”。意境深邃、技法独特并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艺术感染力的《二泉映月》,深得世界人民的喜爱,并被国际乐坛公认为世界名曲之一。甚至人们将其改编成二胡协奏曲、弦乐四重奏和弦乐合奏
7、曲及交响乐曲等形式奏响在各种场合的音乐会上并久演不衰。“近年来在外国人的眼中,《二泉映月》几乎成为中国二胡的代名词。”[4] 阿炳的《二泉映月》在乐曲的结构上,运用了传统民族器乐的变奏方法,即由主题和它的五次变奏组成;在乐曲的演奏上,根据乐曲表现的需要,巧用了不规则弓法。一方面突出了乐曲的个性,另一方面丰富了二胡演奏的技巧浪弓,在乐曲《二泉映月》里也是别具一格的演奏技巧,即在演奏的长音上,通过瞬间运弓速度的变化而产生的具有律动效果的技巧;指法上,阿炳大量运用具有特色的滑音,即食指作定把的滑音。如乐曲第三、五小节等多次出现的角音、羽音,均采用由同指向上挑来奏出,
8、这种带有棱角的滑音更加显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