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86144
大小:28.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18
《初中物理:知识点分类记忆指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初中物理:知识点分类记忆指导 一、特点、规律、原理、定律 1、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3、焦耳定律 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4、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能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2、,而在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6、分子动理论 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7、安培定则 用右手握住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 8、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不改变。光从水或其他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9、凸透镜成像规律 ①当u>2f时,成倒立、缩小、实像,f2f; ③当u ④
3、电路符号: ⑤接线方法:四种可以改变电阻(一上一下);一种相当于导线;一种相当于定值电阻。 ⑥滑动变阻器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 ⑦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20Ω3A” 20Ω表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 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⑧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应处于阻值最大处,因为此时闭合开关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2、旋纽式电阻箱 ①读数方法 ②和滑动变阻器相比较可以较准确的知道连入电路的电阻值。 五、物理学史 1、2000多年前希腊的学者阿基米德发现了著名的阿基米德定律。他还发现了杠杆原理。 2、17世纪牛顿用棱镜使太阳光产生色散,在光屏上
4、依次得到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表明白光不是单色光。 3、牛顿第一运动定律是在大量实验事实的基础上,提高进一步推理而概括出来的。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光的色散,总结概括了牛顿运动三定律,在科学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谦虚地说“如果我曾经看得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 4、1654年5月8日,德国马德堡市的市长奥托·格里克做了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存在。 5、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测出了大气压的数值,他的实验叫做托里拆利实验。 6、现代普遍使用的电灯是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在1878年发明的。 7、由于地理的两极跟地磁的两极并不重合,而是稍有偏离,
5、夹角即磁偏角。我国宋代的沈括是世界上最早准确地记述这一现象的人,比西方哥伦布横渡大西洋时发现这一现象要早400多年。 8、1820年丹麦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 9、1831年英国的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发电机。他还提出了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他发起了向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的讲座,坚持讲了19年。(演讲稿汇编为《蜡烛的故事》) 10、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揭示出原子是具有结构的。 11、安培在电学方面的研究成果十分突出,被后人誉为“电学中的牛顿”。 12、19世纪初期德国的物理学家欧姆采用控制变量法,经过大量的实验得
6、出了欧姆定律。 13、英国物理学家焦耳做了大量的实验,于1840年首先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 14、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昂尼斯发现了超导现象。 15、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1879-1955)在1905年发表了3篇有关量子理论、布朗运动及相对论等论文,因此1905年被称为“科学奇迹年”。为了纪念爱因斯坦划时代的论文发表100周年,在2004年第58次联合国大会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16、到目前为止,有扬震宁、李政道,丁肇中,朱文棣、崔琦六位华裔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奖。 六、常数 1、关于
7、水 沸点:1标准大气压下为100℃ 熔点(凝固点):0℃ 密度:×103kg/m3 比热:×103J/(kg·℃)为最大. 2、关于电压 一节干电池: 蓄电池2V 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动力电路的电压:380V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3、关于人体(中学生) 身高(或臂长):160cm 质量:50kg 体重:500N 密度:×103kg/m3 体温:37℃ 对人体的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步行速度:/s(或4km/h) 骑自行车的速度5m/s(或18km/h) 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