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81294
大小:7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超高清电视技术的图像格式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超高清电视技术的图像格式解析摘要本文详细介绍Y超高清电视技术和高清电视技术的优势等,通过观众的视觉系统,从空间、时间、色彩等方面对电视技术的参数进行详细分析,加深对超高清电视技术的图像技术参数的了解。本文采集自网络,本站发布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宄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己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关键词超高清电视技术;图像格式;解析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7)187-0031-02电视技术的发展不断革新,从1953
2、年,黑白电视接收机在日本的电视广播界蔓延,而1984年开始的广播卫星(BS)模拟广播向宽屏(16:9宽高比)的大屏幕设备进行转换,2000年开始的BS数字广播、2003年开设的数字地面广播和作为高质量图像携带媒体的DVD的普及,实际上在平面、薄型电视呈现的大屏幕图像画面的优势己经得到观众们的高度认可,从电视技术角度看,电视系统发展经历了4个历史阶段,而第五代电视技术一一超高清电视技术也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发展,也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认可。1产品概况根据“超高清UHD”(即为国际电信联盟所发布的)标准规定,国内的超高清电视已经迈过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个
3、阶段称为4K,约800万像素,分辨率为3840X2160(4KX2K),后经发展提高到8K,达到3300万像素,即7680X4320(8KX4K)。除此之外,UHDTV系统之中所对应的诸如色差分量方程/亮度、基色坐标、光电转换方程等所对应的色度学指标需要与ITU-RBT.709及SMPTERP177等现行标准能够兼容。我国于2002年第一次公布了超高清电视技术,而公开的成果演示则是在三年之后的爱知博会,这次的公开公开演示时间长达半年,2008年我国选择借助IP网络以及卫星技术进行信号传输实验,并在4年之后的伦敦奧运会上,开始进行7680X43
4、20分辨率及多达22.2声道的超高清电视技术进行现场体育赛事的直播,对于当时的现场直播调动了世界上仅有的三台超高清摄像机进行了开/闭幕式及田径运动等项目比赛的直播[1]。2超高清电视技术的优势为了更好的兼容高清电视格式,8k的超高清图像需要其分辨率达到7680X4320以及以120帧/秒的帧频进行扫描,同时超高清图像中的垂直分解力标准、水平分解力标准、时间矢量标准等均为现行高清电视整数倍,因为需要对超高清电视技术视进行全面的设计以及技术要求的满足,根据相关研究得出的结论人类视觉系统(HVS,HumanVisualSystem)在自由条件下其所
5、能够看见的水平视角超过了180°[1]。但目前广泛应用的标清电视仅实现了13°的视觉范围,高清电视则为30°,参考rrU-RBT.1845屏幕尺寸以及测算的最佳观看距离,人类目前可以实现的视觉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最小角分辨率为1角分(arc-min),1角分角对应的视距即为0前的数字图像效果所能够实现的最佳视觉距离[1]。最佳视距和水平视角的关系如图1。其中,d代表着最佳视距,e代表着最佳水平视角。根据上述公式即可实现高清电视以及超高清电视所对应的最佳视距以及最佳的水平视角,详细结果如表1所示。故而,可以得知,在500英寸屏幕的剧场进行观看时,
6、选择3m的距离观看效果最好;如果在家里安装的是145英寸的电视进行超高清电视节目的收看时,需要至少保持离屏幕1.5m的距离才可实现100°水平视角的观影视觉体验。3超高清的图像格式解析超高清电视技术不断发展进步,发展到现阶段其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为超高清电视的音频技术参数以及超高清拍摄指导显示过程,针对上述两个问题H前所使用的解决方法主要为编辑、存储、播出以及传输等。保障超高清技术的完美呈现需要做到兼容性以及互通性的协调,基本要求为:第一,所拍摄的图像品质需要高于高清电视的图像品质;第二,所实现的技术手段需要与现有的高清电视具有一定的兼容性、同
7、?r还具有一定的通用性;第三,对于未来技术留有可供提升的空间。1)空间特点分析,从人类视觉系统和心理感知两方面入手,对超高清的空间特点进行分析。而超高清图像格式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像素数量的大小,由于像素数量的多少与图像质量有直接的关系。而超高清分辨率还要综合的分析两点问题,在保障图像质量不降低的前提条件下,同时提供稳定的系统真实感受保障,如何实现这一问题成为目前超高清设计所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而增加视角和显示设备的尺寸是目前最有效可行的方法。2)色彩特点分析,基于对空间特点与时间特点分析,同时也针对超高清电视的色彩呈现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以及分析
8、。参考ITU-RRecBT.709,高清电视的图像品质与实际物体相比其色彩饱和度大大降低。与此同时,目前市面上流行的消费类平板显示器在色彩容度方面远远超过了现有的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