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

ID:20979335

大小:78.77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_第1页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_第2页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_第3页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_第4页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_第5页
资源描述:

《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析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傻柱子”的表演特征摘要:高跷秧歌是东北三大秧歌之一,海城高跷秧歌又是高跷秧歌最有代表性的,海城高跷秧歌中独特的主要行当“傻柱子”的出现为其增添了艺术气息。传统的行当扮相是以演员生动形象的表演构造出丰富的行当性格,这些性格表现出辽南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与生活方式。本文通过对海城高跷秧歌田野调对民间的真实表演进行了深刻的归纳总结。作为一种独特的舞蹈形式,海城高跷秧歌不仅得到了人民的喜欢,更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关键词:海城高跷秧歌;“傻柱子”;表演特征0引言海城高跷秧歌中所蕴含的地域特色、民族性

2、格、文化传统是高跷秧歌动态文化的代表。海城高跷秧歌独特的艺术风格是其他民族民间舞蹈无法取代的。它世代相传,拥有悠久的历史,能够全面的展现出海城地区的文化和历史的脉络走向,具有很深厚的研宄价值。海城高跷秧歌的“主要行当”在海城高跷秧歌舞蹈艺术中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人民劳动生活的体现,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它是研宄海城高跷秧歌民俗文化的鲜活样本,是研宄海城民间生活、文化特征的活历史。海城高跷秧歌“主要行当”的表演是研究海城高跷秧歌历史的动态资料,对维系海城高跷秧歌传承具有重要意义。1采风所见海城高跷秧歌表演1.1海城高跷的形态及

3、发展高跷由木棍制成,上扁下上粗下细,通常涂成金色。高跷由原来的2尺以上的高度,逐步变为1尺2〜1尺5的高度。一般下装比上装的高跷要矮一些,以便于舞蹈技巧的完成,这种高跷高度的差异在舞蹈的架象中最为突出,用粗布将腿脚绑在高跷上。演员服饰均为演出服饰,上装是以粉色的花式服装为主,六分宽袖,裤腿长度盖住高跷约50?M左右,头戴絹花,左手持红色手絹,右手持粉色扇子。下装是以绿色的花式服装为主,样式较为宽松,裤腿长度盖住高跷约50?M左右,无头饰,双手持红色手绢。上装的高跷较轻,有弹性,下装的高跷较硬,结实。大鼓秧歌的舞蹈小场和小戏很丰富

4、,各地秧歌队的表演内容不尽相同。人们常以小场的表演来衡量一个秧歌队的水准,所以小场是秧歌表演的核心,俗称“四梁四柱”,即秧歌小场的几个主要人物。1.2海城高跷秧歌的演出过程过程一:大象。类似叠罗汉的群体造型。由6人组成象,头跷、二跷挽臂叉腰在前面,两个下装在他们后,渔翁手按在头二跷的里肩上,两个膝盖跪在下装肩上,渔翁身上坐个孩童,其他人按男左女右拉手站两旁,压狮子是到了重要场合在前面加的杂耍。到达演出地点后,一般重要场合,就先起大象,由骑在象上的孩童唱喜歌。过程二:跑大场。在大场表演过程中有双人场和单人场。由头、二跷领队,在头跷

5、的指挥下,以极快的速度变换各种队形,在底鼓演员不断的叫鼓中,大家随着鼓点做各种鼓的动作,把场子打开。大场:队形有圆场、龙摆尾、二龙吐须、四面斗等。结束时形成大圆圈,底鼓或第一对表演的演员留在场中,在快板中又做几个精彩的扭法和鼓相,用五鼓结束大场表演。过程三:清场(又叫单场或小场)是秧歌主要表演部分,由舞蹈小场和小戏演唱组成。一般先由头踐下场或上、下装的逗场表演,也有头跷、二跷同时下场的。小场表演有即兴表演,根据高跷队自己的表演程序可以即兴安排一些适应他们表演的小场。过程四:过街楼。由头二跷带领两纵队行进表演,在围观群众较多的场面

6、表演起过街楼。两纵队互相交换队形,表演一些欢快的、热情的、火爆的扭法。1.3海城高跷秧歌的行当表演欢腾、奔放、火爆、热烈是辽南高跷的基调,而优美、抒情、风趣、诙谐则是辽南高跷风格的内涵。这种基调及其内涵的统一,构成了辽南高跷的风格特点。海城高跷秧歌能够代表现阶段辽南高跷秧歌的特点和风格。从观赏人数上看,围观群众众多,且不时带来欢声笑语和阵阵掌声,这也从侧面表现出人民对海城高跷秧歌的喜爱,也表现出了高跷秧歌在海城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从表演过程中看,海城高跷秧歌多数为广场演出,现存的演出人员均为职业秧歌演员,能够完成较高难度的技巧动

7、作。其中人物角色是由老艺人扮演,少有参与高跷技巧表演,技巧表演均由年轻人承担,老艺人扮演人物角色,并进行小场表演,分工明确。从舞蹈动作上看,以手絹花的“小交替花”为主要动作,脚下十字步为最主要的步伐,人物性格鲜明,表演形式多样,整体上具有起承转合的表演结构,具有一定的艺术性。主要行当的表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占重要地位,能够较为突出地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形象。生动活泼的“头跷”“老?”“傻柱子”等形象的塑造能够深入人心。表演中仍存在不足:第一,演出时长约30分钟,其中技巧表演约占整个表演的40%,舞蹈表演约占20%,人物角色的表演约

8、占20%。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技巧异常精彩,能够吸引观众,但是人物角色的表演在整个表演过程中只起到点缀作用。第二,人物角色在表演中起不到主要的作用,对角色的诠释不足以展现其特色。因此,现今的海城高跷秧歌己经是舞蹈化的产物,为了让主要行当的表演展现得淋漓尽致,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