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77989
大小:38.00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10-18
《中医药及养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祖国医学认为:人有喜、怒、忧、思、悲、恐、惊的情志变化,亦称“七情”。其中怒、喜、思、忧、恐为五志,五志与五脏有着密切的联系。此观点被历代医家应用于养生学中,对于情志调摄、防病祛疾、益寿延年起着不可低估的微妙作用。 我们知道,人体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有机体,七情六欲,人皆有之,正常的精神活动,有益于身心健康。但异常的情志活动,可使情绪失控而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人体内阴阳紊乱,从而出现百病丛生、早衰甚至短寿的后果。故善养生者,宜注意情志调摄。而过激的情志,可影响体内功能失调,而累及五脏。 怒伤肝:怒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绪,怒则气上,伤及肝而出现闷闷不乐、烦躁易怒、头昏目眩等,亦是
2、诱发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的重要原因。 喜伤心:喜可使气血流通、肌肉放松,益于恢复身体疲劳。但欢喜太过,则损伤心气。如《淮南子·原道训》曰:“大喜坠慢”。阳损使心气动,心气动则精神散而邪气极,从而出现心悸、失眠、健忘、老年痴呆等。《儒林外史》中,描写范进老年中举,由于悲喜交集,忽发狂疾的故事,是典型的喜伤心病例。 思伤脾:中医认为:“思则气结”,大脑由于思虑过度,使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消化液分泌减少,出现食欲不振、讷呆食少、形容憔悴、气短、神疲力乏、郁闷不舒等。 忧伤肺:忧是与肺有密切牵连的情志,人在极度忧伤时,可伤及肺,出现干咳、气短、咯血、音哑及呼吸频率改变。《红楼梦》中多
3、愁善感、忧郁伤身的林黛玉,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恐伤肾:惊恐可干扰神经系统,出现耳鸣、耳聋、头眩、阳痿,甚至可致人于死地。老百姓常说的“吓死人”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言,情志活动与内脏关系十分密切,老年人随着脏腑功能的减退、调节适应能力的减弱,面对过激的情志变化就会难以承受,故而易引起疾病。古书中早就有过记载,认为过激的情志,是产生疾病的重要因素。人生在世,喜怒哀乐等情志变化,贯穿在生活之中。避免过激情志的较好方法是:遇事要镇定自如,冷静地对待目前的复杂事情。事情过后,不要把它长期放在心上,自寻苦恼。培养乐观的人生态度,提高心理上的抗逆能力,胸怀要宽阔,情绪宜乐观。要淡泊宁静,
4、知足常乐,把人生忧喜、荣辱、劳苦、得失视为过眼烟云。万事只求安心,保持精神内守,人则长寿。另外,平日多参加各种有益心身健康的活动,寻找精神寄托,这样对预防情志过度,保证脏腑安泰,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摘要】 通过查阅国内古今相关文献,结合历代养生家的养生实践,对五志养生进行探讨。认为五志养生的方法不外乎利用与排解两大方面。指出利用五志养生,应针对怒喜思悲(忧)恐(惊)各自的不同特点,采用针对的调理养生方法或总体调和的方法,使五志调和,从而起到促进阴阳平衡,维护健康,延年益寿的作用。【关键词】 五志;五志致病;五志养生 “五志”,即怒喜思悲(忧)恐(惊),是人类典型的情绪体验。中
5、医认为,五志产生于“五脏之气”,是人体正常的心理活动,但同时,五志内伤又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五志致病的关键在于五志“不节”或“不时”。通过调和五志的方法,使五志发而中节,有时有度,在维持人体气血阴阳平衡,预防疾病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调和五志以养生防病,一直以来都是历代养生家所公认的养生法则,现代医学的相关研究,也证实情绪与健康之间确有密切联系。总体而言,五志须有节有度,方可起到调节人体,养生防病的作用,正如荀悦所言“故喜怒、哀乐、思虑必得其中,可以养神也”,然而针对各志的特点不同,又应区别对待,有些情志发挥适度给人体带来益处,应该合理利用,有些则常对人体产生不良的影响,则应择法排解,两
6、者双管齐下,共奏养生防病之功。 1 怒为魁首 怒,指生气、愤怒一类情绪,为典型的负性情绪,是情志致病的魁首,养生防病首先制怒,如曹慈山的《老老恒言·戒怒》中说:“人借气以充身,故平日在乎善养。所忌最是怒。”怒不仅是情志致病的魁首,而且怒难以控制和排解,如薛皮《读书录》(卷一)中讲到,“二十年制——‘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可见其难于消除的程度。 历代养生家都很注重对怒志的调养,并且不同的门派及个人又各具特色,许多方法至今仍极为经典,并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调养怒志最典型的方法是以忍制怒,如佛家将嗔恨心视为无明业火,曰“一念嗔心起,八万障门开。”又说心怀嗔怒之火,则把过去所做
7、的一切功德善事统统烧光,曰“嗔是心头火,能烧功德林。”故而提出佛教道德生活规范六度之一的忍辱度嗔恨,主张每逢嗔的环境到来,即用最大的忍力,不令嗔心妄动放纵,忍辱容让在负重的情况下度脱嗔恨之心,并由此而养成宽宏的雅量和容让的美德,是对怒志的一种具有佛家特色的调理方法[1]。“忍”字文化,无论中外都具一定的影响力,明代学者陈白尘在其《忍守箴》中说:“七情之发,发怒为遽;从怒加之,唯忍为是;当怒火炎,以忍水制;忍之又忍,愈忍愈励。”培根言:“无论情绪上表示怎样愤怒,但在行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