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

ID:20958582

大小:57.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_第1页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_第2页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_第3页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_第4页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水泥搅拌桩施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基础强度。软土基础经处理后,加固效果显著,可很快投入使用。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土。  水泥搅拌桩按材料喷射状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以水泥浆为主,搅拌均匀,易于复搅,水泥土硬化时间较长;干法以水泥干粉为主,水泥土硬化时间较短,能提高桩间的强度。但搅拌均匀性欠佳,很难全程复搅。  1.水泥搅拌桩的质量检测  1.1挖桩检查法  挖桩检查

2、法是目前软基设计规范规定的方法,挖桩检查主要查看桩的成型情况,鉴定外观方面:桩体是否圆匀,有无缩颈和回陷现象;搅拌是否均匀,凝体有无松散;群桩桩顶是否平齐,间距是否均匀。同时可分别在桩顶以下50、150cm等部位砍取足尺桩头,进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  1.2轻便触探仪触探法  使用轻便动力触探法检测粉喷桩时应注意:①探测深度不能超过4in;②触探点不能在桩中心位置,一般定在距桩中心2/5桩径处,以避开桩中心水泥含量中偏少、强度低的喷灰搅拌盲区,以使触探具有代表性;③触探时触探仪的穿心杆一定要保持垂直。  1.3静力触探法和标贯法检测 

3、 已有人采用SPT法结合钻孔取芯对不同龄期、不同的掺入比条件下,对多根水泥搅拌桩进行过对比试验。根据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和标贯击数N与钻孔取芯无侧限抗压强度QU测试结果,采用数理统计方法提出以下统计关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与无侧限抗压强度QU之间关系  QU=39.3+4.17P(7d龄期)标贯击数N与无侧限抗压强度QU之间关系  QU=17.85+6.8N2≤N63.5≤18(7d龄期)QU=268.4+10.6N16≤N63.5≤30(28d龄期)  1.4动测法  主要是指小应变动测法,它是基于一维波动理论,利用弹性波的传播

4、规律来分析桩身完整性。  1.5钻孔取芯法  是目前常用的方法,测定结果能较好地反映粉喷桩的整体质量。  1.6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能准确、直接测出单桩或复合地基承载力的最标准的方法包括:单桩静载试验和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2.施工控制  2.1水泥搅拌桩开钻之前  应用水清洗整个管道并检验管道中有无堵塞现象,待水排尽后方可下钻。  2.2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体垂直度满足规范要求  在主机上悬挂一吊锤,通过控制吊锤与钻杆上、下、左、右距离相等来进行控制。  2.3对每根成型的搅拌桩质量检查重点是水泥用量  水泥浆拌制的罐数、压浆过

5、程中是否有断浆现象、喷浆搅拌提升时间以及复搅次数。  2.4为了确保桩体每米掺合量以及水泥浆用量达到设计要求  每台机械均应配备电脑记录仪。同时现场应配备水泥浆比重测定仪,以备监理工程师和项目经理部质检人员随时抽查检验水泥浆水灰比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2.5水泥搅拌配合比  水灰比0.45~0.55、水泥掺量12%、每米掺灰量46.25kg、高效减水剂0.5%。  2.6水泥搅拌桩施工采用二喷四搅工艺  第一次下钻时为避免堵管可带浆下钻,喷浆量应小于总量的1/2,严禁带水下钻。第一次下钻和提钻时一律采用低档操作,复搅时可提高一个档位。每

6、根桩的正常成桩时间应不少于40分钟,喷浆压力不小于0.4MPa。  2.7为保证水泥搅拌桩桩端、桩顶及桩身质量  第一次提钻喷浆时应在桩底部停留30秒,进行磨桩端,余浆上提过程中全部喷入桩体,且在桩顶部位进行磨桩头,停留时间为30秒。  2.8在搅拌桩施工过程中采用"叶缘喷浆"的搅拌头  这种搅拌头的喷浆口位于搅拌叶片的最外缘,当浆液离开叶片向桩体中心环状空间运移时,随着叶片的转动和切削,浆液能较均匀地散布在桩体中的土中。长期使用证明,"叶缘喷浆"搅拌头能较好地解决喷浆中的搅拌不均问题。  2.9施工时应严格控制喷浆时间和停浆时间  每

7、根桩开钻后应连续作业,不得中断喷浆。严禁在尚未喷浆的情况下进行钻杆提升作业。储浆罐内的储浆应不小于一根桩的用量加50kg。若储浆量小于上述重量时,不得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10施工中发现喷浆量不足  应按监理工程师要求整桩复搅,复喷的喷浆量不小于设计用量。如遇停电、机械故障原因,喷浆中断时应及时记录中断深度。在12小时内采取补喷处理措施,并将补喷情况填报于施工记录内。补喷重叠段应大于100cm,超过12小时应采取补桩措施。  2.11现场施工人员认真填写施工原始记录  记录内容应包括:a施工桩号、施工日期、天气情况;b喷浆深度、停

8、浆标高;c灰浆泵压力、管道压力;d钻机转速;f钻进速度、提升速度;g浆液流量;h每米喷浆量和外掺剂用量;i复搅深度。  3.质量检查  3.1轻便触探法  成桩7天可采用轻便能探法检验桩体质量。用轻便触探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