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47936
大小:7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8
《《简明中国教育史》王炳照北师大版第三章秦汉教育教案教学笔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课程教案设计首页上课时间:年月日」二课地点:本次课标题:第=章秦汉的教育知1、秦代教育402、汉代文教政策1/3、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点4、汉代察举制度内5、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容6、王充的教育思想1、了解秦朝文教政策教学2、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目3、了解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的与4、了解识记察举制度要5、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求6、了解王充的教育思想重重点: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点了解识记察举制度与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难难点: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占/\教讲授使多媒体学用方教法具课程教案设计首页上课时间:年月日」二课地点:本次课标题:第=章秦汉的教育
2、知1、秦代教育402、汉代文教政策1/3、汉代学校教育制度点4、汉代察举制度内5、董仲舒的教育思想容6、王充的教育思想1、了解秦朝文教政策教学2、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目3、了解太学、郡国学和鸿都门学的与4、了解识记察举制度要5、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求6、了解王充的教育思想重重点:掌握汉代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定点了解识记察举制度与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难难点:掌握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占/\教讲授使多媒体学用方教法具教学过程设计备注第^章秦汉的教育第一节秦代教育秦{戈文g[政策:(一)“书同文”“行同伦”是推行共同文字、规范统一的社会伦理和行为习惯的政策。“
3、书同文”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文字改革和统一文字的工作。“行同伦”的目的是为了“首(百姓)改化,远迩同度(法度)”。这些措施进一步融汇了各K族的风俗习惯,对于促进统一的中华K族的共同心理状态的形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二)“设三老以掌教化”是为了对一般人民进行思想教化的政策。(三)“颁挟15令”和“禁私学以吏为师”的政策,导致“焚15坑儒”第二节汉代文教政策汉承秦制,但在教育上则转而采用儒家的主张,重新肯定教育在育和化比两方面的作用,把教育作为巩固“大一统”的重要工具。(一)“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一项统一学术思想和教育思想的政策(二)“开创太学、改革选士制度”是一项关于培养人才,选拔人才、充实官吏队
4、伍的政策(三)“整理古籍,厘订文字”是一项统一文字和整理文化典籍的政策意义:汉武帝所采取的文教政策是符合封建社会政治和经济要求的,因此不仅为两汉诸帝王所延用,就是以后整个封建社会的诸皇朝,也只是做了一些修改和补充,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大变动,所以我们说,汉代教育对以后两千年中国封建社会的教育起了规范化和定型化的作用。第三节汉代学校教育制度汉朝的学校有官学和私学。官学分为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两种,中央官学最重要的是以传授儒家经典为主的太学,由九卿之一的太常领导管理。在东汉还曾设有鸿都门学、宫邸学等特殊性质的学校。地方官学主要是指郡国学。私学按其程度可分为书馆和经馆两类。(1)太学①太学的设置与发展公元
5、前12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为傅士置弟子,标志着太学的正式设立。同吋,也意味着以经学教育为基本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②太学的教师和学生③太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太学实际上是一所儒学专门学校,所传授的知识是单一的儒家经典。教学形式:最初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后来出现了“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主讲的博士称为“都讲”。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也在太学内出现,以高业生教授低业生,在一定程度.h缓和了教师不足的矛盾。④太学生的考试及太学生的出路由于太学里没有严格的授课和年级制度,考试作为一种督促、检查学生学习,衡量学生文化程度的手段尤受重视。太学的考试基本上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6、“策”是指教师所出的试题,“射”是学生对试题的理解和回答过程,“科”即是教师用以评定学生成绩的等级标记,从优到劣依次分为甲科、乙科、丙科。学生所取得的实际等级是授官的依据,通常甲科为郎中,乙科为太了舍人,丙科为文学掌故。太学考试的年限和设科的标准也有所变更,西汉一年一试,东汉则基本上两年一试。(2)鸿都门学和宫邸学鸿都门学创设于东汉,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所传授15法绘岡艺术的专科学校,同时它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鴻都门学是宦官集团培植私人势力的场所,有政治斗争的竹景,但从中国教育发展史尤其是专科教育史上看,它的设置具有重要意义。宫邸学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专为皇室及贵族子弟创办的贵胄
7、学校,如专为外戚子弟办的四姓小侯学(“四姓”,即樊、郭、阴、马四大氏族,因他们不曾列侯,故称“小侯”);另一种是以宫人为教育对象的的宫廷学校,为邓太肜所办。(3)地方官学汉代地方官学称为郡国学,发韧于西汉蜀郡太守文翁,文翁治蜀郡,首先在成都市中设立郡学。汉武帝时下诏建立郡国学,教师称郡国文学官,学生称文学弟子或郡学生。至东汉,地方官学大都设在郡、国一级,极少数的接亦开始建立接学。(4)私学汉朝私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