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42114
大小:49.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18
《蔡家塘南5201回风下山锚网支护设计(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桐梓县蔡家塘煤业有限公司南5201回风下山(G3)锚网支护设计设计人:吴家洪设计单位:技术科设计时间:2013年10月南5201回风下山(G3)锚网支护设计一、基本情况1、煤层:C3煤层:产于龙潭下部,下距茅口灰岩顶界5〜15m,上距位C5煤层12〜25m。该煤层结构简单,一般无夹矸,具鳞片状结构,开采后均为粉煤。据揭露情况来看,煤厚0.1〜0.75m,平均厚0.4m。区内稳定可采,为矿区次要可采煤层。2、直接顶:为中厚层状生物灰岩夹泥岩及粉砂质泥岩,平均厚0.2m。3、老顶:上至C5煤层底界,下至C3煤层顶界,厚12〜25m。上部为泥岩、粉砂质泥岩夹薄层状菱铁矿(岩)及煤线。4、直接底:为黑
2、色炭质泥岩、粉砂质泥岩及煤层(线)。5、老底:为灰色黄铁矿粘土岩。物理力学性质与直接底相同。6、切割规格:巷道为矩形,巷宽3.0m,巷高2.0m,巷道断面6m2。二、锚网支护方案采用锚网支护。锚杆采用端锚;采用3.3mm盘圆焊接而成的金属网,其规格网宽1.0m,网长2.0m,网目为50X50mm;采用2.5mm钢板制作的钢带梁;为防止直接顶整体下沉,采用锚索加强其支三、锚杆参数确定1.锚杆长度的确定由于直接顶和老顶厚度存12-25m,岩体完整性为较破碎,稳定性中等偏差,属大松动圈围岩。只能按组合拱理论确定锚杆参数。按相关理论大松动圈的组合拱厚度不应小于1.2m,其锚杆间排距选用0.6m,则锚杆
3、的有效长度(L效):btga+a1.2^45°+0-61^效=—仪45。=1.lm式中b—组合拱厚度,确定为1.2m。a—锚杆在松散体中控制角,取45°。a—锚杆间排距,取0.6m。1.锚杆全长确定:L全=1.锚+1.露+L效=0.6+0.1+1.1=1.8m2.组合拱支护能力估算锚杆形成的组合拱可岩体恢复到接近原岩的强度,且具有可缩性,故可用麦拉公式计算它的支护强度,其单位而积的承载强度(P)为:=2.55Mpa式中5—破裂锚固体强度,按其最软围岩验算:^=10Mpao丄R—2巷宽。b_组合拱厚度。计算锚杆支护i道0.5m轴向长度组合拱承载能力(P载):P=2hRPT=24.6m.N与29U
4、型钢相比,丼相对安全系数n为n=P//=2.74/Po式中pO-U型钢封闭式支护巷道轴线0.5米范围内承载能经验算组合拱支护能力超过U型钢支架能力。3.锚杆直径参数确定确定锚杆锚固力为49KN。按锚固力确定锚杆材料及直径经查热扎圆钢(A3)8=24kg/mm2螺纹钢(A5)8=28kg/mm2则计算出锚杆直径d热扎A3圆钢d^l7.9mm18mm螺纹钢A5d>16.58mm~18mm锚杆材料选取为螺纹钢A5(无径右螺旋螺纹钢),其直径18mmo4.锚杆间排距校核V=(-^-)2=0.7(米)況效式中,一计算锚杆间距、排距;k一锚杆安全系数,取1.5r—顶板容重;Q一锚固力,49KNo经计算a<
5、av确定锚杆问、排距为0.6X0.6m。顶锚杆每排5根。巷道两帮采用锚网支护,各3根。四施工措施1、锚杆均采用4)18mm无径右旋螺纹钢,锚固形式为端锚,锚杆全长1.8m,间排距0.6X06m,其锚固长度为0.6米(两条药卷),锚固剂采用CK2335型树脂锚固剂,锚杆丝牙必须采用粗螺纹,锚孔必须采用*27钻头打孔。(见支护图)。碛头采用优质圆木点柱作临时支护,临时点柱的间排距不大于1.0m,临吋支护的最大控顶距不超过1.2m。小班结束吋,正式锚网支护距碛头不大于0.6m。2、为减小围岩震动和及时支护,采用MYT-130S液压锚杆机打孔和搅拌锚杆。3、锚杆孔直径为巾27mm。4、锚杆的锚固力应达
6、到60KN,为使锚杆有一定的预应力,必须用1000mm加长扳手拧紧螺帽。5、锚杆在搅拌树脂药卷后1(T15分钟拧螺帽、张拉锚索预紧力。七、施工监控量测1.监控量测的目的监控锚网支护的施工质景,及时发现施工隐患,确保施工安全生产。检验支护结构参数的合理性,反馈到初始设计中,并进行修正,使设计逐步完善。掌握巷道围岩动态及丼规律性,为锚杆支护进行日常的动态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施工量测的结果,可以应用到其他类似的巷道中,作为设计和施工的依据。监控量测的内容:巷道围岩表面位移①顶底板相对移近。②两帮相对移近。①顶板下沉。②底鼓。③锚杆的锚固力检测。④巷道顶板离层的监测。⑤锚杆载荷观测。1.位移测站、测点
7、布置在回风下山以上10m处、40m处、80m处、110m处、各设一个巷道位移观测站。巷道位移观测站设三个观测位移剖面,且布置间距与锚杆排距相同。要求测站随巷道支护一同布置。每一观测剖面布置巷道顶底板左、中、右点间垂直相对位移观测,两帮上、中、下水平相对位移观测。测点设置采用打桩订钉办法。2.顶板离层测站布置,每隔30m设一组巷道顶板离层观测点,观测深度分别为1.5in、2.Oin、2.5in、3.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