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

ID:20940336

大小:571.50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8-10-18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_第1页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_第2页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_第3页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_第4页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李静波大学语文64学时之先秦散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先秦散文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从殷商到战国时期,我国散文由萌芽而至成熟。我国古代史官文化十分发达,记载历史事件的叙事散文在散文史上首先成立。甲骨卜辞和殷商铜器铭文是我国最早的记事文字,《尚书》和《春秋》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散文的出现,标志着叙事文的成熟,开启了我国叙事文学的传统。一、先秦历史散文概说二、《尚书》《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大体是春秋以前历代史官所收藏的政府重要文件和政治论文的选编。原称“书”,后被列入儒家“六经”之一。“尚”与“上”通

2、,故《尚书》即“上古之书”,所载为政府的文告、君主的誓言、命令和贵族的训诫之词。包括《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部分。《尚书》文字古奥典雅,语言技巧超过了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而且单独成篇,有完整的结构,对先秦历史叙 事散文的成熟有直接的影响。三、《春秋》《春秋》是现存的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鲁国简史,以年为经,以事为纬,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的历史,对这一时期的史事作了简洁的大纲式的叙述。《春秋》不过18000余字,却记载了242年的史实,其语言之凝炼历来为人称道。所谓

3、“春秋笔法”,即“一字见义”、“一字褒贬”,集中体现了《春秋》的语言特点。《春秋》是“礼义之大宗”,维护周礼,反对僭越违礼行为,贬斥邪说暴行,是其主要的思想倾向。比如杀有罪为“诛”,杀无罪为“杀”,下杀上曰“弑”等。这种史著中灌注强烈感情色彩的作法,为后代史传文学所继承。四、《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史,以记言为主,全书21卷,分别记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事,是各国史料的汇编。包括的时代大体为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前967~前453)成书约在战国初年。各国“语”在全书所占比例不一,每一国

4、记述事迹各有侧重。“重民”、“尚礼”、“崇德”是其主要思想内容。虽然《国语》许多地方都强调天命,遇事求神问卜,但在神与人的关系上,已是人神并重,由对天命的崇拜,转向对人事的重视。因而重视人民的地位和作用,以民心的向背为施政的依据。以记言为主,记事为辅,所记多为朝聘、飨宴、讽谏、辩诘、应对之辞。记言文字在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方面都很缜密,又有通俗化、口语化的特点,生动活泼而富于形象性。五、《左传》《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为传述《春秋》而作,作者是左丘明。《左传》记事,

5、起于鲁隐公元年(前722),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还有个别战国初年的史料。《左传》记事中明确表达了民重于天、神的观念,表达了民重君轻、民为邦本的观点,非常重视民心向背,并站在儒家立场上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作出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道德伦理评价,为人们提供历史的借鉴。《左传》最突出的艺术成就是长于叙事,叙事精妙优美,尤其善于描写战争;此外还善于写人,工于记言,所载外交辞令,言简而意深,委婉而有力。《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引孔子言:言之无文,行而不远。“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

6、(刘知几《史通·烦省》)“史之极也”(朱彝尊《经义考》)赏析《郑伯克段于鄢》(教材p20-21)六、《战国策》1、概说:《战国策》凡33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 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2、思想内容: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

7、表现 了纵横家的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 肯定举贤任能,在人生观上则是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纵横家:战国时以从事政治外交活动为主的一派,多出身贫贱,以布衣之身庭说诸侯,可以三寸之舌退百万雄师,也可以以纵横之术解不测之危。主要人物有鬼谷子等。《韩非子》说:“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他们朝秦暮楚,事无定主,反复无常,设第划谋多从主观的政治要求出发。3、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 起。“士贵耳,王者不贵”的声音,反映出士人

8、精神的张扬。书 中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4、《战国策》的文学成就1)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一系列“士”的形象,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例文:《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