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932183
大小:5.85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8-10-18
《第三章 水的地质作用(地表水)》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水的地质作用海水97.41%淡水2.59%自然界中的水存在形式自然界的水循环1.定义:水循环是指自然界的水在水圈、大气圈、岩石圈、生物圈等四大圈中通过各个环节连续运动的过程。2.类型(1)海陆间循环(2)内陆间循环(3)海上内循环是指海洋水与陆地水之间通过一系列过程所进行的相互转换运动。这种循环又称为大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1)海陆间循环海洋水汽输送地表径流蒸发大陆地下径流水汽下渗降水降落到大陆上的水,其中一部分或全部(指内流区域)通过陆面、水面蒸发和植物蒸腾形成水汽,被气流带到上空,冷却凝结形
2、成降水,仍降落到大陆上,这就是内陆循环。(2)内陆循环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腾蒸发就是海洋面上的水蒸发成水汽,进入大气后在海洋上空凝结,形成降水,又降到海面。海上内循环海洋蒸发降水自然界的水循环1.1概述地面流水指陆地表面流动着的液态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从高处向低处流动主要来自大气降水,其次来自冰雪融水和地下水地表水暂时性地面流水长期性地面流水面流:顺斜坡无固定流道的、面状流动的细小流水洪流:低洼的沟谷中呈线状流动的暂时性地面流水河流:具有一定河道的长期性地面流水1地表水的地质作用是一种季节性、间歇性流水,主要来源为大气
3、降水,所以一年中有时有水、有时干枯是一年中流水不断,水量虽然随着季节发生变化,但不会干枯无水地表水的地质作用侵蚀作用地表水对地面的洗刷作用、对沟谷及河谷的冲刷作用,均不断地使原有地面遭到破坏后果:地面大量水土流失、冲沟发展,引起河谷斜坡滑塌、河岸坍塌等各种不良地质现象和工程地质问题搬运作用地表水把地面被破坏的破碎物质带走的现象后果:被破碎物质覆盖的新地面暴露出来,为新地面的进一步破坏创造了条件。同时,搬运作用为沉积作用准备了物质条件沉积作用当地表水流速降低时,部分物质不能被继续搬运而沉积下来的现象沉积作用是地表水对地面的一种建设作
4、用1.2暂时流水的地质作用是大气降水后短暂时间内在地表形成的流水雨季是它发挥作用的主要时间,特别是在强烈的集中暴雨后,它的作用特别显著,往往造成较大灾害一淋滤作用及残积层淋滤作用大气降水渗入地下的过程中,渗流水不仅能把附近细小破碎物质带走,还能把周围岩石中易溶成分溶解带走,从而使地表附近岩石逐渐失去其完整性、致密性,这个过程称为淋滤作用残积层残留在原地的、未被冲走,又不易溶解的松散物质残积层的特征松散破碎物质的破碎程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并逐渐过渡到基岩风化带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成分密切相关厚度与当地地形、降水量、水中化学成分等多种因
5、素有关具有较大的孔隙率、较高的含水量,作为建筑物地基时,强度较低工程地质问题:(1)建筑物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原因为土层厚度、组成成分、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大,均匀性差,孔隙度较大(2)出现建筑物沿基岩面或某软弱面的滑动等不稳定问题,原因为原始地形变化大,岩层风化程度不同二洗刷作用及坡积层洗刷作用大气降水沿地表流动的部分,在汇入洼地或沟谷之前沿着整个山坡坡面漫流,把覆盖在坡面上的风化破碎物质洗刷到山坡坡脚处,这个过程称为洗刷作用坡积层在坡脚处形成新的沉积层位于山坡坡脚处,其厚度变化较大多由碎石和粘性土组成,其成分与下伏基岩无关,
6、与山坡上部基岩成分有关从山坡上部到坡脚搬运距离较短,因此,其层理不明显,碎石棱角清楚具分选现象;下部多为碎石、角砾土;上部多为粘性土;土质(成分、结构)上下不均一,结构疏松,压缩性高,土层厚度变化大。作为建筑物地基强度很差工程地质问题: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沿下卧残积层或基岩面滑动坡积层的特征三冲刷作用及洪积层冲刷作用地表水逐渐向低洼沟槽中汇集,水量渐大,携带的泥沙石块也渐多,侵蚀能力加强,使沟槽向更深处下切,同时沟槽不断加宽,这个过程称为冲刷作用洪积层洪流所携带的大量泥砂石块被搬运到一定距离后沉积下来的物质洪流携带大量泥沙、石块到沟口
7、,由于坡度减小,洪流无侧壁约束,水流分散,动能迅速减弱,所搬运的碎屑物在沟口大量沉积,形成扇形堆积地貌。洪积扇洪积裙1冲沟第一阶段是形成细沟第二阶段,以强烈的下蚀作用为主第三阶段是使谷底逐渐变缓,同时冲沟的岸坡逐渐塌落,形成天然稳定的坡度位于沟谷进入山前平原、山间盆地、流入河流处成分较复杂,由沟谷上游汇水区内的岩石种类决定具分选性;常具不规划的交替层理构造,并具有夹层、尖灭或透镜体等构造;近山前洪积土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压缩性低;远山地带,洪积物颗粒较细、成分较均匀、厚度较大工程地质问题:洪积土一般可作为良好的建筑地基,但应注意中间
8、过渡地带可能地质较差,因为粗碎屑土与细粒粘性土的透水性不同而使地下水溢出地表形成沼泽地带,且存在尖灭或透镜体洪积层的特征1.3河流的地质作用一河流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1侵蚀作用下蚀作用侧蚀作用向下切割河床,破坏河底向河岸方向侵蚀,使河流变宽、变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