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h1n1流感

甲型h1n1流感

ID:20927717

大小:3.31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8-10-17

上传者:U-2462
甲型h1n1流感_第1页
甲型h1n1流感_第2页
甲型h1n1流感_第3页
甲型h1n1流感_第4页
甲型h1n1流感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型h1n1流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甲型H1N1流感的医院 感染控制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刘兰2009-5-20 甲型H1N1流感病毒 WHO流感大流行警告提高到5级第5级:更大范围的、但仍然有限的人间传播,提示病毒对人体内的环境适应得越来越好,但是尚未具备完全的传播力以引发大流行。同一类型流感病毒已在同一地区至少两个国家人际间传播,并造成持续性疫情。 综合控制措施从认识开始,从容应对完善预案,建立流程加强培训,科学防护公众宣传,双向防护 综合控制措施卫生部已发布公告,将甲型H1N1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 完善预案,建立流程在以往防控预案的基础上,完善流程所在区域无报告病例,周边地区出现报告病例所在区域出现报告病例所在区域出现流行趋势医院门、急诊流感样病例监测临床医务人员的储备防护及消毒物品的贮备早预防,早诊断,早隔离,早报告,早治疗 加强培训,科学防护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基本原则标准预防额外预防(以传播途径为基础的预防措施)双向预防 病毒的特点美国CDC: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新型病毒,有传染性,在人际间传播,它由4种不同的流感类型的基因片段组成该病毒适宜湿度:35-40%适宜温度:28。C北美猪流感北美禽流感北美人流感欧亚猪流感 病毒的特点在无孔的硬表面可存活24-28小时在塑料和不锈钢表面:存活8-12小时,在24小时内人手接触病毒污染表面可被传染。在布、纸和餐巾纸上:可存活8-12小时,15分钟内人手接触污染布和纸被污染。即使病毒量大时病毒在手上存活时间也少于5分钟,但此期间可能导致间接接触传播。传播方式:飞沫、接触;人与人传播。 基本要点医疗机构应当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环节,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建立并落实岗位责任制。医疗机构应当重视和加强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措施落实到位,保证工作效果。 隔离的原则1.对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及时采取隔离措施,甲型H1N1流感疑似患者和确诊患者应当分开安置,并进行单间隔离。确诊患者可以置于多人房间,不设陪护。患者的活动应当限制在隔离病房内进行。与患者相关的诊疗活动尽量在病区内进行。 隔离的原则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措施。具体措施包括:(1)患者应安置在具备有效通风条件(至少每5分钟空气交换1次)的隔离病房内。有条件的,可安置在负压病房内进行隔离。 隔离的原则(2)若条件不允许时,可以将确诊患者置于同一房间,床间距>1米。(3)隔离病房的门必须随时保持关闭。(4)尽量减少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数量。(5)隔离病房应设有专用的卫生间、洗手池。(6)医疗设备、器械(如听诊器、温度计、血压计等)实行专人专用。用于其他患者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隔离的原则(7)隔离病房门口放置速干手消毒剂。(8)隔离病房内放置免触式医疗废物容器及利器盒。(9)尽量减少患者携带个人物品,餐具、杯子等日用品应置于患者伸手可及之处。(10)隔离病房门外设专用工作车或者工作台,放置个人防护用品。 对患者应当进行培训和指导(1)病情允许时,患者应当佩戴外科口罩。(2)在咳嗽或者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然后将卫生纸丢入医疗废物桶。(3)在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应当使用肥皂洗手或者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4)与他人的距离保持1米以上。 (二)医院的区域隔离*将整个病区分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卫生间、男女更衣室、浴室以及储物间、配餐间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护士站、内走廊等,污染区包括病室、处置室、污物间等。*分别设立医务人员和患者的专用通道*整个病区应当通风良好,保证空气流向从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不能逆流。 (二)不同部门的隔离措施。1.发热门(急)诊独立设区,有备用诊室,设隔离卫生间,挂号、就诊、检验、检查、取药在该区域内完成。独立的医护人员工作区域。2.隔离留观室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分区明确;留观患者单间隔离,房间内设卫生间。(三)收治甲型H1N1流感患者定点医院的隔离措施 疑似或确诊患者的隔离(参考)疑似或确诊甲型H1N1流感的患者应被安置于单人房间中,房门应保持关闭如果可能,可安置于有负压的隔离病房(AIIR),并保持换气6~12次/h空气可直接排放至外部,或经高效微粒空气(HEPA)滤过器滤过后再次循环使用在给患者吸痰、行支气管镜操作或气管插管时,应在有负压的操作间中进行 环境的管理(参考)71℃可灭活病毒,中、高效消毒剂均可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消毒剂通风(负压病房)卫生(不建议为卫生目的常规的使用鞋套)距离(避免人群的密切接触) (一)标准预防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主要措施手卫生物理屏障(手套、口罩/呼吸器、隔离衣、护目镜)隔离病房(确诊或疑似患者采取单间隔离) 1.按需防护医务人员应根据暴露风险和感染途径而采取相应的防护方法医务人员的防护(针对甲型H1N1流感防护)一般防护一级防护二级防护三级防护 (二)额外预防接触疑似(具有重要流行病学意义的感染者)或确诊的患者,应在标准防护的基础上,针对传播途径增加防护呼吸道防护(医用防护口罩,通风)接触防护(隔离服与手、环境卫生) 手的消毒卫生手消毒可采用:0.3~0.5%碘伏消毒液70%乙醇和0.5%醋酸氯己定复配的手消毒液、75%乙醇溶液70%异丙醇溶液擦拭手部1~3分钟,防止手造成的交叉感染。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1.一般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外科口罩。(3)认真执行手卫生。 l2.一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急)诊的医务人员。(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3)工作时应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4)严格执行手卫生。(5)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 一级防护 3.二级防护适用于进入甲型H1N1流感留观室、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1)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2)根据甲型H1N1流感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 3.二级防护(3)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4)进入隔离病房、隔离病区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严格按照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的划分,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 二级防护 二级防护防护要求标准预防原则随时洗手或手消毒隔离病房门保持关闭利器的安全防范废物管理 穿戴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清洁区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戴帽子→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衣裤→换工作鞋后→进入潜在污染区。手部皮肤破损的戴乳胶手套。②潜在污染区进入污染区:穿隔离衣或防护服→戴护目镜/防护面罩→戴手套→穿鞋套→进入污染区。 脱防护用品应遵循的程序:①医务人员离开污染区进入潜在污染区前:摘手套、消毒双手→摘护目镜/防护面罩→脱隔离衣或防护服→脱鞋套→洗手和/或手消毒→进入潜在污染区,洗手或手消毒。用后物品分别放置于专用污物容器内。②从潜在污染区进入清洁区前:洗手和/或手消毒→脱工作服→摘医用防护口罩→摘帽子→洗手和/或手消毒后,进入清洁区。③沐浴、更衣→离开清洁区。 二级防护防护配备基本防护:工作服、工作裤、工作鞋、工作帽隔离服:进入传染病区;进行有创操作和可能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及其他可疑污染物污染的操作。护目镜: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防护口罩(N95):防止可能被病人的体液喷溅的操作导致的感染(特殊具有微结构的过滤盘,过滤>0.5um的颗粒)呼吸器:可代替口罩和护目镜手套:医务人员手部皮肤破损及进行可能被血液、体液污染的操作(清洁手套)以及无菌操作(无菌手套)鞋套:进入传染病区(必要时) 4.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气管内插管、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支气管镜、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面罩正压通气(如BiPAP和CPAP)、高频震荡通气、复苏操作、死后肺组织活检等。除二级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 (三)三级防护防护口罩:符合GB19083-2003《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口罩可分长方型和密合型,应当配有鼻夹,具有良好的表面抗湿性,对皮肤无刺激,气流阻力在空气流量为85L/min情况下,吸气阻力不得超过35mmH2O,滤料的颗粒过滤效率应当不小于95%。也可选用符合N95或FFP2标准的防护口罩。其他:应当满足实际使用需要。 三级防护防护配备加强防护:增加使用全面型防护用品防护要求上岗前必须经过严格培训与训练执行标准预防原则洗手和手消毒及卫生通过利器的安全防范废物的管理 四、公众宣传,双向防护日常行为能够帮助预防可导致像流感这样的呼吸系统疾病的病菌的传播可采取如下日常措施来保护自身的健康:咳嗽或打喷嚏时,请用纸巾挡住鼻子和口部。用后将纸巾扔入垃圾桶中经常用肥皂和水洗手,尤其是咳嗽或打喷嚏之后。乙醇类洗手液亦很有效尽量避免与病人发生密切接触。 (三)双向预防预防疾病从患者传播到医务人员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播给患者 四、公众宣传,双向防护如果已患流感(发烧伴咳嗽或咽痛)在发病后7天或症状消失后至少24小时内,应在家中自行隔离;需要外出就医的患者,应由家属提前向医院、社区医疗部门报告病情;如患者出现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尽快到医院就医;外出就医的患者要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如果戴口罩有困难的病人,应随身携带手帕;在家中隔离的患者及家属,应注意手卫生,勤洗手;密切接触(相距1.8米内)者应佩戴口罩。 消毒技术(一)空气消毒1.(1)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2)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2.需要时,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不必常规采用喷洒消毒剂的方法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二)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三)防护用品的清洗与消毒(四)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五)甲型H1N1流感患者使用物品的消毒(六)患者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七)终末消毒(八)转运救护车的消毒和人员防护要求 五、医疗废物的管理按《医疗废物处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的规定处置六、患者尸体的处理 胡锦涛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密切关注一些国家和地区近来发生的人感染猪流感疫情,及时采取综合防范措施,尤其要严格出入境检验检疫,抓紧做好应急技术储备和物资准备,广泛宣传公众防控知识,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强领导,充分发挥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作用,积极应对,科学处置,以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谢谢www.moh.gov.cnwww.chinacdc.cnwww.who.int/csr/disease/swineflu/en/index.htmlwww.cdc.gov/swineflu/guidancewww.bnicc.comwww.caccm.org.cnwww.sina.com参考资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