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

ID:20916980

大小:1.66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0-17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_第1页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_第2页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_第3页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_第4页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政治:《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2课时人的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考纲下载】意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不同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着不同的反作用、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是一个以汉字“人”延伸出来的虚拟小家伙,名字叫“海宝”(HAIBAO)。以汉字的“人”作为核心创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内涵。海宝思考:“海宝”问世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提示:物质决定意识,观念的东西不外乎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知识点一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名师点拨:(1)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其他动物、电脑、机器人都没有意识。(2)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进一步证明

2、了世界的本原是物质而不是意识。(3)物质可以离开意识单独存在,但意识不能脱离物质而存在。知识点二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名师点拨:制约人们对客观事物反映的主观因素往往是高考的重点。知识点三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名师点拨:注意运用两种不同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分析现实问题。知识点四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考点突破考点1意识探究1: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继续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中大力普及奥林匹克知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努力提高全社会文明素质,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

3、软实力,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理论依据是什么?(2)为什么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使人民群众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探究1:提示:(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哲学理论根据是: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2)①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开发人的精神资源,调动人的精神能量,就会有力地推动社会和人自身的进步。②弘扬奥林匹克精神,能够使人民群众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去,为社会主

4、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核心解读1.关于“意识”的几个误区误区一:意识的形式和内容都是主观的。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意识的内容来源于客观事物。(1)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物质世界是意识的唯一源泉。只有当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同客观世界相接触并使人的感觉器官和人脑与客观事物发生联系时,才会产生意识。离开了客观世界,意识既不能产生,也不能发展。无论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意识,都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可见,意识依赖于物质,意识是以客观存在为内容的。(2)意识的形式是主观的,说的是意识反映外界不像照镜子那么简单。不是对客观事物原封不动的机械的反映,而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

5、映象。误区二:意识能直接作用于客观事物。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使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这就是意识的反作用。由此可见,意识并没有直接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而是借助于人的实践活动这一中间环节去促使客观事物发生变化。误区三:意识能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就意味着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形成的正确意识只能有一个。由于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的制约,以及人们考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同一客观事物在人脑中可能形成多个正确意识,即“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误区四:只有正确的意识才具有反作用。不同性质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不同的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

6、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积极、促进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消极、阻碍作用。由此可见,无论是正确的意识还是错误的意识,对客观事物都具有反作用。考点2意识的能动作用探究2:在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搏斗中,中国人民展示出崇高思想品德和昂扬精神风貌,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富贵的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增添了新的瑰宝。2008年10月18日至19日,中央宣传部在四川成都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上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在全国抗震

7、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持。(1)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说明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如何产生的?(2)运用所学的哲学知识回答,新时期为什么要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2.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的反作用和主观能动性的区别特别提醒:三者的外延关系用图示表示:探究2:提示:(1)在同汶川特大地震灾害的搏斗中迸发出来的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同时也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或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