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劳动力需求的概念与假设1.概念指一定时期某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雇佣到的劳动力数量.注意:(1)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2)它的支持理论之一为边际生产率理论(3)它是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解释:派生需求——厂商在生产产品、提供服务时要决定使用多少各种投入品,也叫要素需求。生产要素——厂商用于生产商品的东西,也叫投入品。包括:劳动、原材料、资本品边际生产力理论的核心是对某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进行比较,以做出决策。厂商的收益即销售收入。分为总收益(按照一定价格出售一定量产品获得的全部收入)、平均收益(平均每一单位产品销售获得的收入)、边际收益MR(增加
2、一单位产品销售获得的收入增量)。厂商的成本是生产商品的总支出。成本分为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边际成本MC(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平均成本(总成本除以总产量)。分析劳动力需求时只要劳动的边际收益大于劳动的边际成本,厂商就会增加雇佣量。边际生产力理论发生作用的前提是技术水平不变,即其他要素不变,劳动投入是可变的;边际生产率理论以利润最大化为基础。2、劳动力需求的分类(1)、企业需求行业需求市场需求(2)、短期需求长期需求短期需求——资本存量不变,劳动投入量可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长期需求——资本、劳动投入量都可变时对劳动力的需求请举例说明长期需求
3、3、劳动力需求的假设(1)生产技术假设:技术条件不变(2)组织目标假设:企业常假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非盈利组织常假设为服务最大化、财政收入最大化等(3)市场环境假设:常假设为完全竞争(4)劳动力同质性假设:假设劳动力是同质的4.劳动力需求表与需求曲线劳动力需求表——劳动力需求价格与劳动力需求之间的数量关系用表格描述出来。劳动力需求曲线——用几何图形描述劳动力需求二、资本固定,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企业劳动力需求行为1.利润与短期生产函数(1)利润=收益—成本表达式见教材P.11(2)资本不变下的生产函数(短期)生产函数是投入品数量和产量水平之间的关系。X=f(L,K)K上有一
4、横,表示资本不变2、短期劳动力需求决定原理的出发点: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边际收益递减规律)1)表述:短期中,最初劳动的增加会使产量增加;当劳动增加超过一定量时,增加的产量开始递减请回顾:总产量(TP)——一定量的投入所获得的产量总和。平均产量(AP=TP/L)——总产量除以劳动投入量边际产量MP)——投入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产量,等于总产量的增加量除以劳动的增加量三种产量之间的关系P14(1)TP、AP、MP三条曲线都是先增后减。(2)AP与MP的交点为AP的最大值。两条曲线相交前,AP小于MP;相交后,AP大于MP.(3)MP=0时,总产量最大化资本不变,劳动增加引起的产量
5、变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增加阶段。边际产量递增因为劳动投入增加使不变的资本充分利用。第2阶段:边际产量递增、总产量继续增加阶段。因为不变的生产要素接近充分利用,变动的劳动对不变要素的利用趋向极限。第3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阶段。不变的要素得到充分利用,再增加劳动,只能降低生产效率,总产量减少。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生产过程的共同特征是:开始时边际收益递增,最后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收益递增——增加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大于前一单位劳动的边际产量(劳动的增加导致产量更大比例的增加)。因为(1)资本固定,随着劳动增加,固定要素与变动要素的配合比例趋向于恰当,资本可以得
6、到更充分的利用。(2)劳动量的增加可以实现分工协作,提高劳动效率。边际收益递减——其他要素不变,随着劳动投入越来越多,这种增加了的投入的边际产品递减。因为资本固定,随着劳动投入增加,资本量与劳动量之间配合比例变得不恰当,劳动过剩,效率下降。边际收益递减现象普遍存在,叫做边际收益递减规律——在技术不变下,其他要素投入不变下,随着可变投入量增加,其边际产量最终会下降。2)劳动投入量函数L=g(X/K)代入利润公式,可得利润表达式见教材P.143)边际收入MR边际成本MC3.单个企业产量的决定遵循利润最大化原则:MR=MC劳动力需求量的决定:一般由劳动的边际收入和劳动的边际成本相
7、等的点决定.假定产品价格不变,技术关系不变,边际收入曲线不变,若劳动力市场工资上升,则边际成本曲线向上方位移,劳动力需求量下降;若工资一定,产品价格上升,则边际收入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劳动力需求量扩大;若工资与产品价格同升,则MR=MC,利润最大,产品边际生产率=(名义)工资/产品价格综上分析,影响企业劳动需求的因素主要有3个:(1)边际劳动生产力。当技术水平提高或者资本存量扩大时,边际劳动生产力曲线会右移,就业数量增加。(2)实际工资。边际劳动生产力曲线既定,实际工资与均衡就业量反方向变动。实际工资由名义工资和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