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

ID:20899164

大小:9.22 MB

页数:74页

时间:2018-10-17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5古代地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地理常识中国古代地理名著及名人1、地理学之祖——《禹贡》2、《山海经》《山海经》是汉朝形成的,是由《山经》、《海经》和《大荒经》组成,《海经》和《大荒经》是后人增补的。《山经》可能成书在战国前后,又称《五藏山经》,《山经》是《山海经》一书中写作时间最早和地理价值最大的部分,有2.1万多字,承袭了自古以来所积累的地理知识。它记述了400多座山,先按南、北、东、中四区,南、北、东、中、西五个走向,每区分若干山系,每个山系又连接许多山岳。记述以山岳为纲,综合记述了水、动植物、矿产、特产、神话传说等。

2、《海经》和《大荒经》记载大都不准确,包含了很多神话传闻。3、郦道元与《水经注》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北魏时期,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世袭永宁侯。少年时代就喜爱游览。后来他做了官,就到各地游历,每到一地除参观名胜古迹外,还用心勘察水流地势,了解沿岸地理、地貌、土壤、气候,人民的生产生活,地域的变迁等。他发现古代的地理书——《水经》,虽然对大小河流的来龙去脉准确记载,但由于时代更替,城邑兴衰,有些河流改道,名称也变了,但书上却未加以补充和说明。郦道元于是亲自给《水经》作注。为了写《水经注》,他阅读有关书籍达4

3、00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上的记载。《水经》原来记载的大小河流有137条,1万多字,经过郦道元注释以后,大小河流增加到1252条,共30多万字,比原著增加20倍。《水经注》是我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它全面而系统的介绍了水道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和经济地理等诸方面内容,是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理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我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4、《佛国

4、记》与《大唐西域记》唐代名僧玄奘(公元602—664年)于公元627年西行求法,用了18年的时间,经历了110多个国家,行程5万余里。回国后按其口述编成《大唐西域记》,全面介绍了所经诸邦和国家的面积、都城、气候、地形、水利、物产、交通以及风俗习惯等,是研究西域历史地理的重要文献,在世界地理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公元399-412年,东晋法显(姓龚,名字不详,法显是法号,约公元337-422年)曾到印度、斯里兰卡等许多地方,西行12年之久,归国后于公元416年写成《佛国记》,记述了西域、印度和南洋诸国的自

5、然、社会经济情况,是研究中亚和印度等的古代地理的重要文献。5、《徐霞客游记》徐霞客名弘祖(或作宏祖),字振之,霞客是他的别号,明朝人。徐霞客出身什宦世家、书香门第,他22岁就开始外出旅游,历经34年,直到生命结束为止。他沿途的游记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徐霞客游记》。对地理、水文、地质、动植物等现象,均作详细记录,在地理学和文学上卓有成就。它为我国历史自然地理和历史人文地理的研究都提供了弥足珍贵的资料,,开创了我国地理学上实地考察自然、系统描述自然的先河。古代的地图学成就马王堆三号西汉墓出土的公元前168年

6、左右的三幅地图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地图。聪明的中国人发明了经纬网制图法。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许多领域在世界上曾经长期处于领先的地位,但是进入明代中叶之后却逐渐落后了。明代中叶以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开始传入我国。伴随着西学东渐的潮流,西方的地图法传入我国。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编绘了多部地图,介绍了西方的地圆说,其中最重要的是《坤舆万国全图》。公元1708-1718年,清初在全国进行了空前规模的大地测量,测定了六百三十个经纬点,绘制了著名的《皇舆全览图》。在实际上第一次用测量方法证明了地球为扁椭球形,对解决当时世界

7、上关于地球形状的争论产生重大影响。《皇舆全览图》还第一次记载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中国古代的行政区划1、州相传尧时禹平洪水,分天下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2.郡郡是行政区域。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著名的有陇西、颍川、南阳、邯郸、钜鹿、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河东、上党、太原、代郡、雁门、云中、琅琊、汉中、巴郡、蜀郡、长沙、黔中。后来又增加桂林、象郡、南海、闽中,共为四十郡。此后历代都有郡,但是区域变小了。直到隋代才取消了郡。唐代州郡迭改,都是行政区域。宋废

8、郡。《过秦论》:“北收要害之郡。”《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赤壁之战》:“已据有六郡,兵精粮多。”3.国国是汉代诸侯王的封域,也是行政区。国的区域略等于郡,所以“郡国”连称。4.道唐代的道是监察区,略相当于汉代的州。历代行政区划——唐东到大海西达咸海东北至外兴安岭、库页岛一带南及南海5.路宋代的路最初是为征收赋税转运漕粮而分的区域,后来逐渐带有行政区划和军区的性质。最初分全国为十五路,后来分为十八路、二十三路,和今天的省区大致相似。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