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

ID:20883974

大小:36.42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7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考博真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07年马哲原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原著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

2、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20分)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马哲原理: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马哲史: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

3、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04年马哲原理1、如何从哲学角度理解社会发展。2、实践在现实生活中的超越意义。原著1、《提纲》的伟大变革。2、列宁三者统一思想。3、毛泽东《实践论》《反对本本主义》《人的正确思想从哪里来》的内在联系。05年马哲原理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点、主要经验及其意义。2、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3、人与社会矛盾的当代特点及出路。原著1、《提纲》第二条。2、《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两个“不会”“必然”。3、《终结》“过程集合体”。4、列宁《谈谈辩证法问题》最后一段“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5、文本研究对发展马哲的意义。06年:马哲原理:1、试论马

4、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对中国现代化的意义。2、简述真理是一个过程的思想及其意义。3、试述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论和选择论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原著:1.引文为马克思《1857-1858手稿》中关于人的发展阶段理论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2、引文为为“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唯物主义必然改变自己的形式......”一段话,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3、引文为列宁“两个归结于”一段论述,要求指出出处,解释文本并说明意义。4、简述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对马哲中国化的贡献。07年马哲原理1、试论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40分)2、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

5、革命的本质及其现实意义。(30分)3、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公平的思想。(30分)原著1、“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的创造自己的历史……”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2、“人的思维的至上性与非至上性……真理与谬误的……”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3、“认识由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再到更深刻的本质”(关于现象和本质的那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4、“认识和实践……”(关于实践和认识无限反复循环的一段话)请说出这段论述的出处及含义、意义。(15分)5、试论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过程中的

6、地位和作用。(20分)6、试论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关系的思想。(区别和联系)(20分)08年马哲原理:1.试述费尔巴哈和马克思关于人的论述。2.阐述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论述,并谈谈其现实意义。3.试论述历史规律的客观性及其特点。马哲史:1.“人体解剖是猴体解剖的一把钥匙……”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2.“我们不能得意于对自然界的胜利……”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3.“考察的客观性。”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4.“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一段话,要求说出出处、含义和意义。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哲学专业历年考博试题20

7、00年:西哲:1、亚里士多德对柏拉图理念说的批判与继承。2、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3、休谟因果说评述。4、斯宾诺莎唯理论的认识。5、费尔巴哈对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的批评和继承。中哲;1、庄子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2、《坛经》的心性论综述。3、朱熹的格物致知思想述评。4、章太炎儒学观的演变。5、道家思想的现代意义。2001年西哲1、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2、康德的感性。3、经验论的。4、托马斯·阿奎那的理性和信仰的关系。5、黑格尔的矛盾。中哲:1、离间白和合同异的异同。2、郭象的独化论述评。3、王阳明的“四句教”的哲学意义。4、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