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78315
大小:54.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7
《交叉作业施工方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1、编制说明22、交叉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23、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34、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45、高空作业及建筑施工专项安全保证措施66、施工用电、机械设备和车辆的安全管理措施77、季节性施工安全技术措施118、其它安全保证措施111、编制说明1.1、编制目的为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技术标准、规范的切实落实,加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和《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
2、编制》要求,编制的交叉作业安全专项施工方案。12、适用范围本专项方案适用于滨江名都3#地块1#~7*楼高层与地库、人防同时交叉施工作业点。1.3、编制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总体施工组织设计》2、交叉施工的主要特点及事故隐患的分布交叉作业施工是一个技术复杂、隐患众多、事故多发的地段。其特点是:1)交叉作业的形式多样,其结构、外形多变,施工方法必将随之改变,(2)位置固定,生产活动都是围绕着建筑物、构造物来进行的,这就形成了在有限的场地上集中了大量的工人、建筑材料、设备和施工机具进行作业,而且各种机械设备
3、、施工人员多要随着施工的进行不停地流动。作业条件随之变换,不安全因素随时可能出现。(3)点多、面广、施工流动性大,这给施工管理增加了困难。(2)交叉作业处在高、大、深,露天高空作业多,施工周期长,施工人员在室外露天作业,工作条件差危险因素多。3、交叉作业安全操作规程(1)交叉作业的情况下,应对危险作业范围予以明确,并做出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对参加施工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使施工人员了解作业的范围、作业程序、人员配合的问题、危险点的情况及其它安全注意事项。(2)当交叉作业过程中出现模板拆除、脚手架拆除等作业时
4、,还应该对危险作业范围牵拉警戒线、立警示标志标牌,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现场。(3)交叉作业过程中应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监督,统一协调指挥,杜绝违章作业、冒险作业等情况发生。(4)作业过程中,各层间出现上下交叉作业时,不能在同一垂直方向上进行操作,下层的作业位置必须在上层高度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外。(5)当下层作业位置在上层高度可能坠落的范围半径之内时,则应在上下作业层之间设置隔离层,隔离层应采用木脚手板或其它坚固材料搭设,必须保证上层作业面坠落的物体不能击穿此隔离层,隔离层的搭设、支护应牢靠,在外力突然作用时不至
5、于垮塌,且其高度不影响下层作业的高度范围。⑹各交叉作业层的作业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扣紧帽绳,存在高处坠落危险的人员应系好安全带。(7)各层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各层的指挥号令不能相互影响,造成混淆,作业人员应随时保持警惕,对意外情况应能及时作出判断和反应。(8)上层作业时,不能随意向下方丢弃杂物、构件,应在集中的地方堆放杂物,并及时清运处理,作业人员应随身携带物料袋或塑料小胶桶,以便零散物件随身带走。(9)上层有起重作业时,起吊物件必须绑扎固定,必要时以绳索予以固定牵引,防止随风摇摆,碰撞其它固定构件,严格遵守起
6、重作业操作规程,起重物件严禁越过下层作业人员头顶。(10)遇到6级以上大风、雨雪天气、浓雾、能见度不良等情况时,严禁进行立体交叉作业。4k实现安全目标的保证措施4.1、安全目标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施工安全的规范、规程和施工安全的有关规定,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采取严厉的防范措施,预防为主。安全目标是:杜绝死亡事故、重伤事故。杜绝建筑安全生产事故、机械设备事故。三级安全教育率100%,特殊工种持证上岗率100%。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事故机具及配件进场验收及能力鉴定率1
7、00%o作业人员安全帽、安全带佩戴率100%。危险部位安全警示标志设置率W0%。特种设备安装、配电箱(漏电保护器)安装及施工机具安装验收合格率100%o克服习惯性违章。4.2、组织保证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项目安全生产副经理主抓安全工作。经理部设立单独的安全管理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现场施工作业队及班组配备兼职安全员。组长:庞洪辉副组长:沈云飞组员:倪卫周、樊益伟、田雨东、俞昌兵、郁鑫杰、沈张津、柳旭深化教育,强化安全意识。施工人员上岗前
8、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考试不合格人员,干部不许指挥生产,工人不准上岗作业。电工、架子工、质检员、安全员等特殊作业人员,必须经地方劳动局等有关部门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调换工种人员,必须重新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作业制度和防护措施。建立以各类人员(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安全奖罚细则,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检查整改制度,安全技术交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