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归乡”模式

浅析“归乡”模式

ID:20874350

大小:32.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浅析“归乡”模式_第1页
浅析“归乡”模式_第2页
浅析“归乡”模式_第3页
资源描述:

《浅析“归乡”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归乡”模式05级中文系汉语言文学1班王席文F10514003“离去-归来-再离去”模式,又称“归乡”模式,是鲁迅小说中常见的情节、结构模式,主要体现在《祝福》、《故乡》、《在酒楼上》和《孤独者》等小说里。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叙述者在讲述他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在讲述自己的故事,两者相互渗透、影响,构成了一个复调。①但是,情节、结构模式并非单纯的写作技法,它与作家作品密切相关,如陆机《文赋》中说:“诗缘情而绮靡,赋体物而浏亮”,可见一斑。因此,“归乡”模式的产生与运用,有着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和心理基础。

2、1.归乡模式在情节、结构上的作用文学作为一种审美的产物,它以表现真、善、美为最高鹄的,这种表现极富技巧性,因而情节、结构模式在这里就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情节上看,归乡的主体“我”大都是接受过西方近代思想启蒙的新青年,但与乡土仍有着剪不断的联系,因此在归乡中,“我”以科学民主为矛,透过乡民们习以为常的事实,发掘中国农村中依然存在的野蛮、愚昧和麻木的因子来,加深批判的力度。批判之余,鲁迅对于乡土,又怀有深深的眷恋,因而笔下常常透出一股悲凉惆怅的气息来。归乡可以最大限度地表现这种矛盾状态,经由“我”,直

3、接体现中西文明的交锋。可以说,《祝福》《故乡》中的“我”是作者的化身,“我”的心灵因归乡而震撼,为乡土所牵动;《在酒楼上》《孤独者》中的“我”,则是作者思想的一面,他与吕纬甫、魏连殳代表的另一面互相驳难,构成一个个难解的心结。从结构上看,“我”的故事和其他人的故事所构成的复调,极大丰富了小说的内涵,加强了布局的灵活性,形成了现代思潮与鄙陋传统之间的奇特对峙。又因为抛弃了古典小说惯用的“万能视角”,采用第一人称限制性的视角,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感,在中国现代小说的萌芽期,确实别具一格。(虽然浪漫抒情派小说

4、家更喜欢使用第一人称,但多是以“我”写“我”,过于执著于自我表现,不同于鲁迅的现实主义手法)以上只是形式技巧上的分析,而归乡模式的深层内蕴,不仅在于“器”,更在于作家心灵之“道”。2.作家经历与归乡模式作家的个人经历对创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考察一下鲁迅归乡的情况,主要有:1906年6月,奉母亲之命,回绍兴与朱安结婚。1910年5月,祖母病逝,回家主持葬礼,诸事都依照旧例办理。7月,辞去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教席,回到绍兴。1911年7月,辞去绍兴府中学堂职务,失业在家。1919年12月1日

5、,离京赴绍兴,于12月29日携母亲、朱安及周建人全家返抵北平,住进八道湾,开始了大家庭聚居的生活。②而小说中也多次出现这些主题:我冒了严寒,回到相隔二十余里,别了二十余年的故乡去。……永别了熟识的老屋,而且远离了熟识的故乡,搬家到我在谋食的异地去。(《故乡》)旧历的年底毕竟最象年底,村镇上不必说,就在天空中也显出将到新年的气象来。(《祝福》)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在酒楼上》)小说中的故事都发生在深冬时节,加上《故乡》中提到的搬家,我们可以猜测,它们是以1919年12月的归

6、省为背景的。我从北地向东南旅行,绕道访了我的家乡,就到S城。这城离我的故乡不过三十里,坐了小船,小半天可到,我曾在这里的学校当过一年的教员。(《在酒楼上》)“从北地向东南”指从北京回东南的家乡,S城当指绍兴无疑,“我曾在这里的学校当过一年的教员”更印证了这一点(1910年9月到1911年7月,鲁迅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的监学,兼教生物课)。还有《孤独者》中魏连殳的相貌、行状(如归家主持祖母葬礼,一切照旧),甚至思想,与鲁迅本人何其相似(特别是1910年5月的归省)。生活真实和艺术真实诸多的暗合之处,使我们

7、有理由相信,归乡模式(甚至其部分内在细节)实际上是鲁迅个人经历的写照,具体体现在小说中的“我”身上。一方面,在日本留学多年的鲁迅,不但学习西方自然科学,而且对伦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科学兴趣也颇浓,自然对于家乡的落后、群众的愚昧不能无动于衷,而深感革新之必要。“我”的进步思想言论,即来源于此。另一方面,几次归省,鲁迅的心情都不是很好,一是留学期间的“幻灯片事件”和筹办《新生》的失败,尤其是后者,使他“感到未尝经验的无聊”,甚至于“这寂寞又一天一天的长大起来,如大毒蛇,缠住了我的灵魂”,消沉至此。再是婚姻

8、问题,作为反封建的斗士,鲁迅在婚姻问题上终究还是接受了父母之命,这也成为他心中永远解不开的结。三是仕途不顺,只好呆在绍兴会馆里钞古碑,一直到1921年在钱玄同的鼓动下,为《新青年》撰稿,1925年8月14日,他又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被教育总长章士钊免去教育部企事职务(约一个月后创作小说《孤独者》)。总的来看,鲁迅似乎刻意与时代主潮保持一定的距离(尤其是“五四”之后),因而归乡小说中的“我”,不同于郁达夫笔下大声疾呼“祖国呀祖国”的“我”:多一些暮气,少一些豪气;多一份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