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生活习性

龟鳖生活习性

ID:20872009

大小:2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龟鳖生活习性_第1页
龟鳖生活习性_第2页
龟鳖生活习性_第3页
资源描述:

《龟鳖生活习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龟鳖的生活习性1、生活环境现存的龟鳖类分布在世界上除空中以外的所有地方,无论是江、河、湖、库、池塘、沼泽海洋、陆地,到处都有它们的足迹。按它们的生活环境不同,可分为五种类型:陆栖、淡水栖、半淡水栖、咸水栖、底栖。咸水栖的龟类长期生活于宽阔的海域。除雌龟于繁殖季节上岸产卵外,海产龟类均不上岸。陆栖的龟类生活于陆地,不能长时间生活于深水(水位不能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淡水栖的龟类生活于江、河、湖等深水区域。当阳光充裕时,时常上岸“晒壳”,卵产于岸上。它们既能长期生活于深水区域,又可上岸爬行,并长时间生活于陆地,但生活环境必需有一定湿度。半淡水栖的龟

2、类仅能生活于浅水区域(水位不能超过自身背甲的高度),否则龟将弱水而亡。底栖的龟鳖类能长期生活于江、河、湖等深水区域的底部。很少上岸活动。如鳖类、鳄龟类等。龟的陆栖与水栖是相对的,陆龟也常到浅水水域中饮水、洗澡,但不能下水游泳;水栖龟类也常到陆地休息、晒壳、产卵等。2、食性在龟鳖类中,每个“家庭”都有各自的不同食性。按照饵料的来源,龟鳖的食性可分为三种类型:动物性、植物性和杂食性。一般来说,水栖龟类为杂食性,如平胸龟科、鳖科、鳄龟科。龟科中的大部分成员通常以食各种肉、鱼、蠕虫等为主,少量食植物。东南亚海栖龟类为杂食性,食海藻、鱼类、甲壳类动物等。

3、半水栖龟类为动物性,黄缘盒龟、地龟等龟类,食蚂蚁、面包虫、猪肉等,但不食鱼肉。产于东南亚的马来龟,食性单一,几乎专吃软体动物。陆栖龟类食植物,如黄瓜、香焦、白菜等瓜果蔬菜及各种草类。龟鳖的食量,因种类不同、体重大小而有差异。一只体重2.5千克的缅甸陆龟,一次可吃食34根香蕉或3根黄瓜。而一只重500克的龟一次仅吃食1030克的肉。龟鳖耐饥渴能力很强。健康的龟鳖可58月不吃食物。近代有关龟鳖类食性资料表明:龟在没有食物的情况下,一般仍能生活数月。3、休眠休眠通常是与暂时的或季节性的环境条件的恶化相联系的。根据休眠的特点可分为冬眠、夏眠和日眠。低温

4、是冬眠的主要因素,干旱及高温是夏眠的主要诱因,食物短缸是日眠的主要原因。龟鳖类是变温动物,其体温不象鸟类能维持自身体温的恒定,它们的体温完全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因此,龟鳖的活动能力、进食也完全受温度的影响。每年的49月份,当温度达1621℃以上,龟鳖开始进食、爬动;25℃以上尤其活跃。10月次年3月份,温度低于1015℃时,或79月份温度高于3236℃时,龟鳖眼闭、不动、全身无力,龟鳖进入冬眠或夏眠状态。4、繁殖习性雌雄龟鳖类动物在外形、体色上虽存在一些差异,但鉴定龟鳖的性别通常以汇殖腔孔与腹甲后部边缘的距离远近进行判断。雄性的泄殖腔孔在腹甲后部

5、边缘之外;雌性的泄殖腔孔在腹甲后部边缘之内。一般每年的510月是龟鳖类的繁殖季节。以龟为例。龟在交配时,雄龟先向雌龟发出强烈的要求。水栖龟类的雄龟,以惊人的速度向雌龟激烈追逐。若雌龟逃离,雄龟则绕到雌龟的前方,并伸长头颈,上下抖动以挡住雌龟前进。对比之下,陆龟科的龟就显得比较粗暴。雄龟追逐雌龟,并反复猛咬雌龟的前腿,促使雌龟的头缩入壳内,然后猛烈撞击雌龟的壳;科学家曾发现,坑道内有一只被雄龟伤害前腿后,因流血过多而致死的雌龟。所有的龟鳖类动物都是卵生。卵产在陆地上。产卵前,龟鳖用后肢挖掘820厘米深的洞穴,然后紧尾巴,进入卵穴,一个接一个地产卵

6、。龟鳖产卵时,若受惊动也不爬动,直到产卵为止。不同种类的龟鳖,产卵量不同。每次产卵少则1枚,最多达200余枚(海产龟类)。产卵的数量随着雌龟鳖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卵呈白色,海产龟类的卵具羊皮膜似的外壳,具有坚硬的钙质壳,无韧性,呈长椭圆形或圆球形,卵重470克。龟鳖类动物没有守巢的习性。产卵后,龟鳖动物仅用后肢扒沙,将卵掩盖。离开产卵地。不再关心它们所产的卵。在自然界中,龟鳖卵的孵化完全是依赖于太阳和沙土的温暖。龟鳖卵的孵化期与气温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孵化期需55100天左右。若天气暖热,孵化期短;若天气凉爽,则孵化期相对长一些,最长达114天,

7、甚至成了过冬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