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62136
大小:67.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7
《声乐表演提高课1课程教学大纲》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声乐表演提高课1》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声乐表演提高课1课程类别(必修/选修):选修课程英文名称:VocalPerformance1总学时/周学时/学分:16/1/0.5其中实验学时:先修课程:声乐基础1、2、3、4授课时间:根据课表授课地点:东莞理工学院艺术楼各教师琴房授课对象:音乐学专业16级音乐教育班开课院系:教育学院任课教师姓名/职称:邱莹(无)联系电话:15802014819Email:1625871792@qq.com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教育学院)艺术楼教师琴房课程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它(√)使用
2、教材:《孔空声乐练习曲50首》约瑟•孔空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意大利歌曲集》尚家骧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高等院校声乐专业教学用书·意大利近代艺术歌曲选》张延春主编湖南文艺出版社《TheOratorioAnthology》RichardWalters主编HAL•Leonard 《Arias for Mezzo-soprano》 《Arias for Soprano》教学参考资料:《Diction》JohnMoriarty主编ECSPublishing《SinginginFrench》ThomasGrubb主编Schirmer
3、课程简介:《声乐表演》是高等音乐教育(音乐学)专业中一门具有较强技术训练特点的重要专业课程,是训练学生运用科学发声方法进行歌唱的提高选修课。它的教学目的和任务是在对声乐课程基本理论体系和发展历史、歌唱发声的基本原理、正确的声音观念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之后,进一步采用正确的发声方法进行深度训练,以此达到具有一定的演唱技能和技巧,能够学会正确的分析和处理风格各异、类别不同的声乐作品,并具有一定的演唱能力为目的。力争在较高的专业水准及专业定位上去具备从事中小学音乐唱歌教学,从事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能力。课程教学目标1.本课程对前期所修课程如《乐理
4、》、《视唱练耳》《声乐基础》有严格的要求,要求学生必须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于声乐作品的演唱当中,尤其是音准、节奏等问题的训练。2.在原有的声乐基础课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声乐艺术的学习和表演技巧。3.对后续的毕业音乐会和艺术实践等是互为补充、互相作用的关系。本课程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授课对象为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填写此栏):□核心能力1.□核心能力2.□核心能力3.□核心能力4.□核心能力5.□核心能力6.□核心能力7.□核心能力8.理论教学进程表周次教学主题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作业安排教学时长1.了解及调整发声状态,讲解发
5、声科学性理论知识1面部共鸣腔体(面罩)的准确运用闻味与哼鸣练习巩固哼唱练习2.学习练声曲,讲解练习的目的与技巧1共鸣点与气息的结合哼鸣练习加入发声运用中布置练声曲及能力所及音域范围内的曲目3.结合练声曲练习1气息,共鸣腔体与吐字的结合唇元音与舌元音的练习(气息与共鸣腔体的结合)长音练习4.结合作品练习,调整发声状态在作品中的运用1作品演绎中的发声状态的调整局部调整与整体的结合要求了解背景5.作品的准确诠释1带感情的朗诵歌词作品情绪的掌握要求背谱6.作品的艺术性指导1音色,情感色彩,语气等细致的讲析放松练习放入作品演唱中同上7.作品的整
6、体呈现1整体的舞台呈现小型观摩同上8.练声曲2练习1复习与巩固气息,共鸣腔体与吐字的结合唇元音与舌元音练习的巩固布置相关曲目9.结合作品练习,调整发声状态在作品中的运用1学习新作品局部调整与整体的结合要求了解背景10.结合作品练习,调整发声状态在作品中的运用1作品的准确诠释局部调整与整体的结合要求背谱11.作品艺术性指导1音色,情感色彩,语气等细致的讲析放松练习放入作品演唱中同上12.布置考试曲目1作品的相关知识学习作品的三维理解要求了解背景13.练习考试曲目1音色,情感色彩,语气等细致的讲析放松练习放入作品演唱中要求背谱14.练习考
7、试曲目1带感情的朗诵歌词作品情绪的掌握同上15.练习考试曲目1整体的舞台呈现局部调整与整体的结合同上16.练习考试曲目1整体的舞台呈现小型观摩同上合计:16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考核形式评价标准权重到堂情况迟到1分/次,旷课10分/节,扣完为止5%课堂讨论相互听课,学会自己听辨好与不好,根据学习表现可作为平时成绩考核依据5%完成作业以每节课回课情况为主要依据10%单元测试依据教学期中观摩集体评分10%期末考核全院专业课考试70%大纲编写时间:2018年9月3日星期一系(部)审查意见:我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
8、意执行。。系(部)主任签名:日期:年月日注:1、课程教学目标:请精炼概括3-5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本课程教学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2、学生核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