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ID:20853322

大小:4.67 MB

页数:76页

时间:2018-10-16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_第1页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_第2页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_第3页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_第4页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主要内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的治疗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因素之一糖尿病成为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外伤后第五大致死因素RoglicGetal.DiabetesCare2005;28:2130–2135糖尿病对全因致死因素的贡献率(%)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占90.0%以上,1型约占5.0%,其他类型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2.经济发达程度与DM患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患病率是低收

2、入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3.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2008年20岁以上人全国调查中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5.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6.糖

3、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短,特异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未来巨大的挑战。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1.受试者空腹(8~10h)后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5min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h分别在前臂采血。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5.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6.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

4、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糖(FB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B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1)典型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11.1或2)空腹血糖(FPG)≥7.0

5、或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2h)血糖≥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注:1)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2)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关于用HbAlc诊断糖尿病的问题2010年ADA指南将HbAl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2011年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但鉴于HbAl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l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本指南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lc诊断糖尿病。但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

6、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bA1c≥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1.1型糖尿病: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2.2型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C.胰腺外分泌疾病、D.内分泌疾病、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F.感染、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这一类型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1.免疫介导糖尿病:本型因免疫介导使胰岛B细胞破坏而发病,起病缓急不一,儿童多较急,成人多缓

7、起,存在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证据。2.特发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尤其45岁以上起病。我国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患者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而达到代谢控制,在诱因下可发生酮症。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加的方式及性质复杂仍在研究。如何区别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明显体重减轻;体型消瘦;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乏;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正文描述:

《2013版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主要内容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糖尿病的管理糖尿病的治疗急性并发症糖尿病的特殊情况糖尿病的流行病学糖尿病已成为全球主要死亡因素之一糖尿病成为传染病、心血管疾病、肿瘤和外伤后第五大致死因素RoglicGetal.DiabetesCare2005;28:2130–2135糖尿病对全因致死因素的贡献率(%)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1.在我国患病人群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2型占90.0%以上,1型约占5.0%,其他类型仅占0.7%;城市妊娠糖尿病的患病率接近5.0%。2.经济发达程度与DM患病率有关:在1994年的调查中,高收入组的患病率是低收

2、入组的2-3倍。最新的研究发现发达地区的患病率仍明显高于不发达地区,城市仍高于农村。3.未诊断的糖尿病比例高于发达国家:2007—2008年20岁以上人全国调查中糖尿病患者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总数的60%,尽管比过去调查比例有所下降,但远高于发达国家(美国约48%)。中国糖尿病流行特点4.男性、低教育水平是糖尿病的易患因素:在2007—2008年的调查中,在调整其他危险因素后,男性患病风险比女性增加26%,而文化程度大学以下的人群糖尿病发病风险增加57%。5.国内缺乏儿童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资料,从临床工作中发现,近年来20岁以下的人群中2型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加。6.糖

3、尿病合并心脑血管疾病常见。由于我国糖尿病患者平均病程短,特异性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是未来巨大的挑战。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方法1.受试者空腹(8~10h)后口服溶于300ml水内的无水葡萄糖粉75g(如用1分子水葡萄糖则为82.5g,儿童1.75g/Kg体重,总量不超过75g),5min之内服完。2.从服糖第一口开始计时,于服糖前和服糖后2h分别在前臂采血。3.试验过程中,受试者不喝茶及咖啡,不吸烟,不做剧烈运动,但也无须绝对卧床。4.血标本应尽早送检。5.试验前3天内,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不少于150g。6.试验前停用可能影响

4、OGTT的药物如避孕药、利尿剂或苯妥英钠等3~7天。糖代谢状态分类(WHO1999)糖代谢分类静脉血浆葡萄糖(mmol/L)空腹血糖(FB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2hPBG)正常血糖(NGR)<6.1<7.8空腹血糖受损(IFG)6.1-7.0<7.8糖耐量减低(IGT)<7.07.8-<11.1糖尿病(DM)≥7.0≥11.1IFG或IGT统称为糖调节受损(IGR,即糖尿病前期)糖尿病诊断标准(WHO1999)诊断标准静脉血浆葡萄糖水平mmol/L*1)典型糖尿病症状(高血糖所导致的多饮、多食、多尿、体重下降)加上随机血糖检测≥11.1或2)空腹血糖(FPG)≥7.0

5、或3)葡萄糖负荷后2小时(2h)血糖≥11.1无糖尿病症状者,需另日重复检查复核注:1)空腹状态指至少8h没有进食热量,随机血糖指不考虑上次用餐时间;2)一天中任意时间的血糖,不能用来诊断IFG或IGT;关于用HbAlc诊断糖尿病的问题2010年ADA指南将HbAl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2011年WHO也建议在条件具备的国家和地区采用这一切点诊断糖尿病。但鉴于HbAlc检测在我国尚不普遍,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测定HbAl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糖尿病诊断标准的要求。本指南仍不推荐在我国采用HbAlc诊断糖尿病。但对于采用标准化检测方法,并有严

6、格质量控制,正常参考值在4.0%~6.0%的医院,HbA1c≥6.5%可作为诊断糖尿病的参考。糖尿病的分型糖尿病病因学分类(WHO,1999)1.1型糖尿病:A.免疫介导性、B.特发性2.2型糖尿病3.其他特殊类型糖尿病:A.胰岛β细胞功能遗传性缺陷、B.胰岛素作用遗传性缺陷、C.胰腺外分泌疾病、D.内分泌疾病、E.药物或化学品所致的糖尿病、F.感染、G.不常见的免疫介导性糖尿病、H.其他与糖尿病相关的遗传综合征4.妊娠糖尿病1型糖尿病这一类型胰岛B细胞破坏,引起胰岛素绝对缺乏。1.免疫介导糖尿病:本型因免疫介导使胰岛B细胞破坏而发病,起病缓急不一,儿童多较急,成人多缓

7、起,存在自身免疫机制参与的证据。2.特发性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成人尤其45岁以上起病。我国糖尿病群体中大部分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胰岛素不足或以胰岛素分泌不足为主伴胰岛素抵抗多数起病缓慢,半数以上发病时无症状,体检时发现。患者多数无需依赖胰岛素而达到代谢控制,在诱因下可发生酮症。常有家族史,但遗传因素参加的方式及性质复杂仍在研究。如何区别1型和2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具有以下特点:发病年龄通常小于30岁;起病迅速;中度至重度的临床症状;明显体重减轻;体型消瘦;常有酮尿或酮症酸中毒;空腹或餐后的血清C肽浓度明显降低或缺乏;出现自身免疫标记:如谷

显示全部收起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