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809343
大小:68.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16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刊物《天义报》与无政府主义思想》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刊物《天义报》与无政府主义思想:刘人锋(1972-),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女性教育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长沙,410004。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刊物《天义报》于1907年6月10日由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在东京创办,是一份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刊物。《天义报》主张男女革命,绝对平等;主张破坏一切现有制度,实行无政府主义。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天义报》;男女革命;绝对平等 :K257:A:1004-7387(2012)02-0150-05 一、
2、无政府主义思潮与《天义报》的创办 讲《天义报》就必须先讲近代中国的无政府主义思潮。无政府主义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是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最初是宣传俄国虚无党人的暗杀活动,这与拒俄事件和“《苏报》案”后大批知识分子走上反清革命道路有着密切关系,他们宣传以暗杀作为反清重要手段。在日本和国内出版的《湖北学生界》、《浙江潮》、《苏报》、《新湖南》等刊物都对俄国虚无党热情歌颂,鼓励人们从事反清活动。虚无党的哲学就是“无政府哲学”,马叙伦、张继、蔡元培、廖仲恺等都对无政府主义思想作过介绍与宣传。在1907年以前,虽然不少知识分子受到无政府主义思想的
3、影响,但是真正信仰无政府主义的很少,真正把无政府主义作为一种学说系统加以介绍、宣传,是从1907年开始的。 二十世纪初,恩格斯逝世以后,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占优势地位的是第二国际的右倾机会主义和以“左”的形式出现的无政府主义。日本的无政府主义思潮影响了原先在国内就已经沾染了无政府主义思想又在此时留日的中国知识分子,张继、章太炎、刘师培与何震夫妇和日本著名的无政府主义者幸德秋水等人接触后,很快就成为无政府主义者。 留日的中国无政府主义者认为,“世界固有之社会,均属于阶级制度,合无量不公不平之习惯相积而成,故无论其变迁之若何,均含有
4、不平之性质。非破坏固有之社会,决不能扫除阶级,使之尽合于公。”在世界固有阶级中,以男女阶级为最严;在世界各国中,又以中国的男女最不平等。男女之间的不平等是破坏社会固有阶级的障碍,所以若要破坏社会固有的阶级,必须先从破坏男女之间的阶级开始。“居今日之世界,非尽破固有之阶级,不得使之反于公;居今日之中国,非男女革命与种族革命、政治、经济诸革命并行,亦不得合于真公。”[1]由何震出面成立的女子复权会,其宗旨是“竭尽对妇女界之天职,力挽数千年重男轻女之颓风。”女子复权的办法分为对女界的办法和对世界的办法:对女界的办法是“以暴力制服男子”
5、,“对甘受压抑之女子寄予关切”。对世界的办法是“以暴力摧毁社会”,“反对统治者和资本家”。[2] 女子复权会是一个政治性的学术团体,以争女权、变革社会为目的,认为种族、政治、经济革命,为人民天赋之权,而当时的中国,非男女革命与种族、政治、经济诸革命并行不可。为了收到更好的宣传效果,1907年6月10日女子复权会在东京创办《天义报》作为机关报,“以破坏固有之社会,实行人类之平等为宗旨。于提倡女界革命外,兼提倡种族、政治、经济诸革命,故名曰《天义报》。”[3]《天义报》的发起人为陆恢权、周怒涛、何震、张旭、徐亚尊、殷震,实
6、际主要负责人为刘师培,他在《天义报》上发表了许多宣传无政府主义思想的文章,是《天义报》最主要的撰稿人。 与此同时,同盟会内部发生反对孙中山的风潮,刘师培要求借此改组同盟会,遭到黄兴、刘揆一的反对而失败。8月,刘师培与张继模仿日本无政府主义组织“金曜(星期五)演讲会”的形式,发起成立“社会主义讲习会”(后改名为“齐民社”)。在发起广告中称:“近岁以来,社会主义盛行于西欧,蔓延于日本,而中国学者则鲜闻其说,虽有志之士渐知民族主义,然仅辨种族之异同,不复计民生之休戚,即使光复之说果可实行,亦恐以暴易暴,不知其非。同人有鉴于此,又慨社会主
7、义之不明,拟搜集东西前哲各学术,参考互验,发挥光大,以饷吾国民。复虑此主义之不能普及也,援创设社会主义讲习会,以讨论斯旨。”[4]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就是无政府主义,“讲习”就是宣传。社会主义讲习会的宗旨是“不仅以实行社会主义为止,乃以无政府主义为目的”,认为无政府:刘人锋(1972-),女,湖南宁乡人,湖南女子学院妇女/性别研究与女性教育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长沙,410004。 :辛亥革命时期的妇女刊物《天义报》于1907年6月10日由留学日本的知识分子在东京创办,是一份在无政府主义思想影响下的宣传妇女解放思想的刊物。《
8、天义报》主张男女革命,绝对平等;主张破坏一切现有制度,实行无政府主义。 关键词:无政府主义;《天义报》;男女革命;绝对平等 :K257:A:1004-7387(2012)02-0150-0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