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ID:20807258

大小:47.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6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1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2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3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4页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_第5页
资源描述:

《苏州立达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初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苏州立达中学校2011-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一语文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26分)1.看拼音写汉字。(4分)(jiǒo)______健孤(pì)______(ǒu)______心沥血(qīng)______刻2.下面的句子中每句都有两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①有时候风过云开,在底下望见南天门,影影绰绰,耸立山头,好像并不很远;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伏在山峡当中;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鸾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②原来我们遇到另一类型的飞瀑,紧贴桥后,我们不提妨,几乎和它撞个正着。水面有两三丈宽,离地不高,发出一泄千里的龙虎声威,打着桥下奇形怪状的石

2、头,口沫喷得老远。3.默写。(10分)(1)______________,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李商隐(2)______________,带月荷锄归。《归园田居》陶渊明(3)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游(4)当窗理云鬓,______________。 《木兰诗》(5)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观刈麦》白居易(6)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破阵子》辛弃疾(7)______________,都护在燕然。《使至塞上》王维(8)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黄鹤楼》(9)______________,彩笔

3、新题断肠句。《青玉案》贺铸4.根据小说《西游记》内容完成下面两道题。(1)话说行者径到翠云山向一樵夫问询是否有一铁扇仙居芭蕉洞。樵夫告诉他洞中有个铁扇公主,又名罗刹女,有一柄芭蕉扇,能熄灭火焰山的大火,乃大力牛魔王之妻。闻此言,行者为何大惊失色心中暗想“又是冤家了”?(2分)(2)《西游记》中写到的天上的神和西天的佛应该是正面的形象,作品中也曾一再渲染他们如何功德无量、法力无边。然而对于这些神佛作者也不乏微妙的讽刺,写他们也有人间常见的诸如昏庸糊涂、外强中干、不负责任甚至是腐败等弱点。请举一例作简要分析,举例要包含人物和主要情节,分析要紧扣诸神身上所具备的人性的弱点。(3分)5.语言综合

4、运用,请给下面一则新闻加一个标题。(3分)日前,由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的苏州地铁1号线正式通车。这是苏州开通的首条地铁,也让苏州成为中国首个开通地铁的地级市。苏州,素以“小桥流水,古迹名园”闻名天下。作为国家级文化历史名城,苏州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城市,遗存的古迹密度仅次于北京和西安。如何在保护文化遗产的前提下,让公众最大限度享受现代化交通工具的便捷,成为地铁设计者们的追求。6最终,全长26公里的苏州地铁1号线,不仅“穿越”了这座2500年的姑苏名城,更成功“穿越”了层层历史风貌保护关,让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古都格局又添新韵味。如位于地铁1号线最大车站——乐桥站附近的过云楼,是海内外知名度颇

5、高的私家藏画藏书楼。设计线路就尽量予以绕避,施工时采取盾构、控制沉降和减振措施,不仅保留了这座文化名楼,而且地铁从此经过,带来了驻足逗留、品茶读史的八方人士,苏州的古城文化旅游又添一景。不仅线路设计有讲究,车站也处处体现苏州的文化底蕴。一走进苏州地铁站,白墙灰瓦的地铁出入口、宽敞明亮的站台、清晰典雅的指示牌,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苏州“小桥流水”的江南特色。摘自《人民网》2012-05-14有删节中国铁建铁四院设计的苏州地铁1号线通车运营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4分)阅读《小石潭记》和《记承天寺夜游》,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小石潭记(节选)柳宗元【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

6、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记承天寺夜游苏轼【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6.

7、下列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两组是()和()(4分)A  以为神       B  太祖常劝以读书  为坻以其境过清C相与步于中庭D潭中鱼可百许头E下见小潭于土墙凹凸处明灭可见日光下彻7.下列哪一项中加点词用法和“斗折蛇行”中的加点词相同()(2分)A.鞭数十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C.不耻下问D.心乐之8.同为借景抒情,甲乙两文却有着鲜明的区别。请分别简要概括两篇文章所借之景和所抒之情。(2分)6阅读下面一篇课外文言文,翻译划线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