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95537
大小:25.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6
《浅析海恩法则应对我校安全管理.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浅析海恩法则应对我校安全管理学习张天球教授的《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专项课题研究》有感2012年9月25日至9月27日,由龙岗区教育局组织,龙岗区进修学校具体负责的全区公、民办学校安全主任培训,在滨海的盐田区正式展开,我有幸又一次参加了培训。在为期三天的培训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天球教授的课,结合培训课程,对照我校的安全管理,形成了一点体会:飞机涡轮发动机的发明者、德国人帕布斯·海恩提出了一个关于飞行安全的海恩法则,具体内容是:每一起严重的飞行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起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海恩
2、法则的实质是强调人的素质和责任心。例如:在检查飞机发动机的涡轮扇叶时,有的机械师走马观花,有的机械师却看出了扇叶上的一个细小的裂纹;不同的责任心,结果可能天壤之别,前者很可能是酿成惨祸的原因,后者则成为飞机安全飞行的保证。 海恩法则也适用于学校危机管理的预防工作。学校危机管理是指学校管理者根据学校的危机管理制度和计划对学校危机进行预防、处理和复原的应对过程。校长只对危机作出应答是远远不够的。对他们而言,最重要的是能够具有危机管理的意识,预测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了解危机的征兆和苗头。 启示之一: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
3、有苗头,苗头背后有隐患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每一起严重的事故的背后,都必然有征兆、苗头和隐患。学校因预防不够,控制事故苗头不力,所以一再付出血的代价。 [案例1] 2008年,我校教学楼三楼五(1)班教室外走廊门口,一教室在搬课桌的时候,不小心将边角的一块瓷砖碰碎。当时没有在意,事情发生在事后第二天,一同学在走廊外意外摔倒,将手臂外侧的皮肤擦成轻微伤。值日教师领学生到医务室简单处理后,仍然没有上报。终于在一周后的星期四,一学生重蹈覆辙,将头部磕开一条长口。送医院救治,所幸没有大碍。 [案例1分析] 回首事件的全过
4、程,此次事故虽然没有对我笑造成严重后果,但根据海恩法则的启示,此事件早已出现了征兆和苗头。第一个学生摔倒,可惜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在第二次终于酿成更大事故。 此外,我认为,学校在对学校隐患排查,也没有尽到职责。如果学校对隐患问题高度重视,制定严密的排查制度,最终落到实处,那么,事故也不可能发生。 启示之二:重视事故量变的积累,防止事故质变的发生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事故的发生是量的积累的结果。根据海恩法则,我们不难发现学校在对待危机事件态度上的失误:只重视对事故本身的总结,搞些形式主义的大检查,平时忽视对事故征兆和事
5、故苗头的排查。 [案例2] 2009年,学校二楼三(3)班教室,正在上课的王老师听到一声尖叫,发现第三排座位上的女学生正躲避一只马蜂的追逐,王老师眼明手快,冲上去用两本书将马蜂拍死,示意同学们继续上课。但是,事隔两天,同样的事情又在同一个班发生,一只马蜂将另一个男生的脸蛰伤,送医院治疗三天后才治愈。信息上报到安全办后,学校才组织人员在晚上将教室玻璃窗外的马蜂窝除掉。 [案例2分析] 通过上述事件,我们清楚地看到:每一个危机事件的发生都是量的积累的结果。如果王老师拍死马蜂后,认真观察马蜂从哪里来,找到后上报学校,
6、就不会发生另外一个学生被蛰伤的事情了。 回放整个事件的经过,我们可以深刻地认识到重视事故量变、防止事故质变的必要性。 启示之三:完善制度,强化责任,以人为本 海恩法则启示我们: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规章,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无法取代人自身的素质和责任心。例如发生在上海郊区某校的滑梯倒翻造成学生死亡的事件,就是一个典型的责任危机事件。 [案例3] 1991年秋的一天,上海郊区某校已放晚学,学生开始陆续离校,突然“轰”的一声,校内滑梯倒翻,三年级学生高某随着一声惨叫倒下,头部出血。校长和教师立即奔向出事现场,将高某急
7、送医院治疗,但高某因颅脑损伤,途中停止了呼吸。 原来,当天下午放学后,部分三年级学生未及时回家,滞留在校内各游戏点活动,高某爬上高约2.5米的滑梯平台,使劲左右摇晃,导致滑梯整体倾倒,酿成惨祸。 据查,该滑梯的同类产品在其他学校也有使用,属安全器械。但该校滑梯在上一周末被发现滑杆与整体脱焊,怕影响其稳定性,校长便把滑杆取走。为防止砸伤学生,学校在爬梯一侧放置障碍物进行阻挡。 校长发现问题后曾要求后勤部门抓紧修理,但恰好当天是周末,因找不到修理工,所以修理之事搁浅,后又安排了具体的修复时间(记录在案)。 [案例3分
8、析]在该事件中,校长取走滑杆,并设置障碍物阻拦学生玩滑梯,说明校方已注意了校内环境中的危险因素。但令人遗憾的是,校方未采取进一步的防范措施,没有及时修复滑梯,导致了惨剧的发生,其教训是惨痛的。如果校长的责任心再强一些,或采取更加安全的临时补救措施,如在滑梯边放上鲜明的警示牌,写上“此处危险,不可靠近”等,那么,或许能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