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

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

ID:20773076

大小:24.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6

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_第1页
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_第2页
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_第3页
资源描述:

《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备考2017:中考数学得高分的必备能力  初中孩子学数学,哪一方面能力最重要呢?  答案是分析与计算能力,而计算能力又是重中之重!  从学生面临的客观因素讲:初一阶段刚开学就会学到有理数,绝对值,倒数,相反数,一元一次方程,单项式和多项式等基本的计算问题,每一个知识点都脱离不了计算的考察。整式,方程,不等式等后续重要知识点都基于有理数的计算。后续的分式计算更凸显了孩子的计算问题。  一、计算思路误区很多孩子遇到计算题,遇到多符号的混合运算,往往如同站在了多叉路口,不知该往哪个方向走。  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搞清楚了运算顺序,却忽略

2、了乘法分配律或其他运算律,从头死算到结尾。我每次给初一的孩子上课时,遇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先讲明白计算的三大原则,“从高到低,从左到右,括号从内到外”;再给孩子一个口诀,叫“五凑一拆”,具体讲“五凑”指的是“凑整、凑零、凑分母、凑倒数、凑符号”,“一拆”指的是“拆带分数”。  把握这几个基本的计算方法,再针对性的进行强化练习时,孩子不再是盲目的计算训练,而是再训练方法。这个很重要!因为孩子是有目的,而不是在盲无目的的刷题的感觉。  二、计算技巧的缺失。计算题目有一些常用的高端方法,能够简化计算的过程,并且提高计算的精准度。  

3、例如计算等比数列求和的问题上,死记结果公式是没有意义的。一旦提醒变换,不再单纯是等比数列,孩子可能就会丢分。但孩子如果理解深层次推导方法是错位相减,并加以灵活运算,或许思路就通了。对于中考要冲刺满分的学员,这一部分的学习是相当重要的。  三、解题步骤不规范。以孩子初一面临最常见的考试题型:解方程为例进行分析,解方程分五步: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化系数为一。每一步都有15%-25%的失误可能性。  一、从客观因素分析,中学负号的加入,深化了加减混合运算,高等计算符号比如绝对值和乘方等符号的加入,要求孩子对计算逻辑

4、有更深的理解和运用。计算的严谨性和技巧性也是孩子面临的一大难题。  二、从主观上分析,孩子从小学带上来的坏习惯也很多:  只注意结果不写过程,所谓的虎头蛇尾;  字迹潦草,-1看起来像7;  做完作业一问,自己都支支吾吾看不清楚写的什么;  等号不对应写,写着往右歪,空白都没了,就想着跳步赶紧给出答案;  辅助线不用铅笔,签字笔画错了用涂改带一抹,结果图看不清了要求换试卷,怎么可能呢?  自己的图都看不到了还如何做题呢!  不复习,不预习,概念理解不牢,边做题看看书,甚至不理解定理如何推导的,只想着如何用定理解决问题,一旦题型变化

5、,死题变活题,孩子就懵了;  不总结错题,错了再改,改了再错。  父母常说孩子不长记性,如何避免同一个错误犯两次才是孩子进步的起点之一。否则每次花1-2小时参加考试的目的就达不到查缺补漏的意义,刷题100道可能就为了发现可能出现问题的3-4道而已。孩子的这些问题往往自己意识不到,觉得计算问题了解就过去了,即使错误了对于成绩影响也不大。但拖到初二他们会发现自己再想发力会力不从心,因为问题积累的太多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初一“不分上下”的时候,孩子们有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感觉,坏习惯保留了一年,心里总想着等考试我再写的具体工整一点。等到了

6、初二“两极分化”的时候,想要短时间内修正固有的习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