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69365
大小:41.0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8-10-15
《冯艾:西部支教 无怨无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
2、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冯艾:西部支教无怨无悔 人物介绍: 冯艾--26岁复旦大学社会学专业在读研究生 2000年8月大学毕业后,主
3、动到宁夏西吉县支教一年 2003年9月至今,作为大学生服务西部计划志愿者,到云南宁蒗县执教 2003年年底,荣获年度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奖章 2004年2月,荣获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志愿者称号 她是一位在读研究生 却在四年内两次到西部贫困山区执教 从繁华来到荒凉,她感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 从校园走向社会,她要为孩子们送去快乐和希望 《面对面》走近冯艾,听她讲述一个志愿者的西部经历 2004年4月,由团中央主办的“2003年中国青年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九个奖项各有得主。 四年内两次赴西部
4、执教的复旦大学研究生冯艾获得了年度志愿者的称号。 ------------------------------------------- 记者:你觉得是明星吗? 冯艾:我觉得我自己不是明星,但是我现在比如说经常接受媒体的采访,那么大家觉得我可能像明星,也有记者这样觉得,像在追明星一样的去报道,但是我觉得这给我一些便利,能够让我有这样的条件去说,去讲我们西部的故事,讲我们志愿者,讲西部的老百姓,能够让大家通过我了解西部,多么缺乏老师,多么需要别人的帮助。我觉得这样也挺好。 记者:但是从另外一个感觉来说,冯艾离志愿者这种生活
5、和形象越来越远了,离明星越来越近了。 冯艾:志愿者有方方面面,比如我到当地教书,我是一个志愿者,那现在我可以通过我的行动通过我的号召,让给更多的人加入进来,为我们志愿者摇旗呐喊,我觉得这也是一方面,这也是一项志愿工作。 记者:志愿者有一万名,但是领奖的就你一个。 冯艾:所以我才忐忑不安,因为我和其他志愿者比起来,我做的工作微不足道,包括我现在生活工作的地方,战河乡中学,跟很多志愿者比起来,那个地方条件是好的,很多志愿者比我更不容易,他们很小就到了云南,有的志愿者还不到21岁,就去当地服务。 记者:那怎么讲,这个奖颁错了。
6、 冯艾:我觉得这个奖不是给我自己的,给这个群体的,我可能比别人特殊的一点的是,有两次的经历,可能这样的人不多,有些人去过一次以后,我不去第二次,因为确实是也挺苦的,而且家里头也不舍得,我去了两次这点比较特殊。 记者: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是一个有意的一个安排,就是要树冯艾这个典型。 冯艾:那首先要冯艾报名,如果冯艾不报名,他们想竖也没法树。但是关键还有一点,你要自己做得好,如果他想做,想树立这个典型,可你自己不去努力地去做,也不行,关键是我们实实在在地在做事情,我觉得这一点才是最重要的。 冯艾第一次志愿到西部服务是在2000
7、年8月,当时她刚刚大学毕业,已经获得了免试直接攻读研究生的资格,而她却选择了保留学籍一年,参加了复旦大学研究生支教团,以缓解西部贫困地区教师不足的现状。 记者:你第一次报名的时候,是处于什么样的动机呢? 冯艾:很简单,就是想做点实实在在的事,因为希望工程那张照片,那个大眼睛,我相信一提,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大眼睛,这张照片,这是我一直都是留着的,当时很早《中国青年报》上,就已经登载过这个招募志愿者到各地区,给他们教书,我就很想去,这从小一个心愿吧,我觉得是这样的。 记者:教书。 冯艾:就是,就是实际上应该说是,能够帮助一些
8、人,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很感谢我小学的一个卫生室的大夫。可能现在看,她也可以算是一个志愿者,她带我进了中国红十字会,我是中国红十字会员,小学一年级开始,所以红十字会16字宗旨,救死扶伤,扶危济困,敬老助残,助人为乐,我一直至今都没有忘记,而这个大夫,她每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