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

ID:20765559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0-15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_第1页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_第2页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_第3页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_第4页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_第5页
资源描述:

《八旬老人 九次高考 十分困境(图)》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八旬老人九次高考十分困境(图)2008年高考,警察护送汪侠老人赶往考场南京退休老人汪侠,今年80岁了,第九次参加高考,除去年轻时代的四次正常高考外,后五次高考均发生在2001年高考取消考生年龄限制的制度改革之后。  他一连考了五次,也连当了五年名副其实的年龄最大考生,中间客串了一回大学的旁听生。但还是换不回一张薄薄的大学文凭。  从一开始的媒体热捧,奉其为改革偶像,到媒体竞相敬而远之,察觉“味道不对”,老人的心态发生着怎样耐人寻味的变化?  改革偶像时代需要  “他上不了大学,这个改革不是说空话吗?”  2001年5月,南京高考报名首日,《金陵晚报》的吴聪灵记者

2、,被派到相对比较偏远的秦淮区招生办去蹲点。  原以为没什么新闻的,结果汪侠来了。招生办的人吓了一跳,搬凳子的搬凳子,倒茶的倒茶,有人把电风扇抬过来,还有人则开始通知媒体。  这一年正实施高考制度改革,有关方面取消了高考考生的年龄限制,当年72岁的汪侠成为江苏年龄最大的考生。  次日一早,老人的形象出现在南京所有的媒体上,并冠以“学习模范,奋斗偶像”之类的名词。  这真是一个迎合高考制度改革的正面典型,正是时代的需要。媒体竞相赋予他改革符号的价值,不久老人上了央视的《新闻联播》,后来还作为“新时代、新生活”的典型上了《焦点访谈》。  第一次尝试,汪侠只考了160分

3、,对成绩有些失望,并试图寻找理由掩饰尴尬,他说媒体的采访干扰了发挥。  当时,一位记者问他:“面对记者关注,是不是受宠若惊?”  汪侠回答说:“不是受宠若惊,是惭愧,我这个年龄没有完成学习任务,惭愧啊。”  为了弥补惭愧,2002年,汪侠再接再厉。复习期间,到汪家的记者络绎不绝,家人只能在门上贴着“谢绝来访”和“高考复习中,保持安静”,。  虽然书读得很辛苦,但成绩仍不理想,总分213分,只比2001年多了50分。  第二次坚持报考让媒体觉得老人不是玩票,执著精神难得,汪侠高考的积极意义再被空前推崇。中国教育电视台将他的事迹拍成“学生七十古来稀”,成为当年“迎接

4、十六大,在改革创新中发展”系列之一。这一年,南京又一位高龄考生李老汉也出现了,拿着准考证在中华中学门口徘徊,纳闷“为什么没有人来采访我”。  事情愈演愈烈,意义越宣传越重大,当地一家电视媒体的主持人终于在节目中引用观众的话说:应该有一家高校破格录取他,圆老人一个大学梦。  时刻为汪侠担忧的家人,也由此发现了一个解决问题的出口。老伴张月华公开请求,“让他有个大学读读,哪怕就做个旁听生,了了他的心愿。如果这个心愿不了,今年又考不取,明年考不取,对群众影响也不好。”  最“义正词严”的质问是,“他上不了大学,这个改革不是说空话吗?”  更多的媒体由此附和,老人连续两年

5、第一志愿报考的学校——南京医科大学,首当其冲地感受到了这种来自舆论和道德层面的压力。  标准好学生  汪侠从不迟到,不旷课,也很少请假,是个标准的好学生。  2002年9月,汪侠终于上学了。南医大做了权衡,认为录取汪侠“是个双赢”,一是提高了学校知名度,二是老人的精神可以带动年轻学生上进。  但仍要约法三章,教务处的陆桂平一开始就告诉老人,入学成绩不够,不能得到正常学籍,只能做旁听生,发毕业证书、结业证书也不太可能,最多发课程学习成绩证明,“你自己决定怎么办”。  汪侠紧张地说,“就按照你的办法办。”“你年纪这么大,你的身体……你可能要实际点。从早晨到晚上,我们

6、都有课的。”  老人分外珍惜,赶紧接上,“可以可以。我身体还好,视力,血压80-120,住得又这么近。”  从这天开始,南京医科大学的教室多了一个醒目的老人,极其认真的模样总是引人注目:戴一顶帽子,戴一副老花眼镜,紫色的pochacco铁皮笔盒。  老人每天五点起床,一天上九节课,而且不是听完就算,还要预习,复习,严谨得像个听话的小学生。  四年的校园时光里,汪侠从不迟到,不旷课,也很少请假,是个标准的好学生。  惟一一次请假是在2005年11月底,因为他要参加12月1日的中学母校六十周年校庆,为此专门用繁体字写了份假条,提前一周交上来,但也只是请三个小时假而已

7、,还一再恳请老师批准。  汪侠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极有信心,自认专业分数在应届同学中属于中等偏上,“别看他们高考的时候都500多分,我可是搞了30多年的专业了。”  但是老人很快发现,没有这么容易。每天回家,老伴都会问他:能不能听得进去。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很爽快地回答:能,能。  但是不到半年,回答就不太爽快了,后来家人再问,他都不愿讲了。  儿子劝母亲:你不要老问他,七十几岁了,能把这个课上下来就不错了。不过老伴不这样想,是她当初呼吁学校招收的,“最起码及格分要达到吧。”一个活到老学到老的楷模,如果成绩不及格,撇开社会形象不谈,即使在小孙子面前也很难交差。  但是

8、,这个对于汪侠来说已经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