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十七年文学概述

6-十七年文学概述

ID:20762840

大小:2.15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0-15

6-十七年文学概述_第1页
6-十七年文学概述_第2页
6-十七年文学概述_第3页
6-十七年文学概述_第4页
6-十七年文学概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6-十七年文学概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讲 十七年文学第一节:十七年文学概述一、当代文学的定义“当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时间区别主要以1949年新中国建立划分,分期概念普遍得到认可。1:当代文学在传统上的定义是特指一九四九年以来的大陆文学。2:定义的局限性:A:时间局限B:空间局限将中国文学窄化了4:当代文学分期三分法:A:1949——1966:十七年文学。B:1966——1976:文革文学。C:1976——至今:新时期文学。3:20世纪中国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说法逐渐取代了传统的当代文学的分法,这一概念将现代文学与当代文学整合起来,较

2、准确地反映了文学的发展面貌,具有科学性。“一百年的时间在历史上是极为短暂的瞬间,不可能积累太多的精神成果,所以,人为的断代史并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从1949年算起的当代文学史,也仅仅是20世纪文学的某一阶段,这个概念也会随着’20世纪文学’或者广义的‘现代文学’的普遍应用而逐渐淡出学术舞台。”——陈思和当代文学继承的传统1:五四新文学为代表的启蒙文化传统。2:抗战以来的战争文化传统。二、十七年文学(1949-1966)文学史概况:一、第一、二次文代会(一)第一次文代会1949年7月2日—19日,中华全国文学艺

3、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第一次文代会)在北平召开,实现了不同地域(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作家、艺术家的“会师”。第一次文代会1、确定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指出了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第一次文代会2、成立了全国文艺界的组织—中华全国文艺界联合会(文联)。主席:郭沫若副主席:茅盾周扬文联的作用通过文学团体对作家的文学活动进行政治领导和控制,实行高度的组织化,保证文学规范的实施。第一次文代会意义第一次文代会也被看作是“当代文学”的起点。第一次文代会开始

4、了当代文学的“一体化”的进程。(二)第二次文代会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1、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最高准则社会主义现实主义1934年的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通过的《苏联作家协会章程》:“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作为苏联文学与苏联文学批评的基本方法,要求艺术家从现实的革命发展中真实地、历史地和具体地去描写现实。同时,艺术描写的真实性和历史具体性必须与用社会主义精神从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劳动人民的任务结合起来。”强调写真实和政治倾向第二次文代会2、把塑造新的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对社

5、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英雄人物被神化三、文艺界的批判运动批判中规模最大、涉及最广的有三次:1、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2、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3、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1、对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和批判出品年代:1950编剧:孙瑜主演:赵丹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反对所谓“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文艺运动和文艺思想斗争。赵丹(1915-1980),原名赵凤翱,中国著名电影演员。主演了中国电影史上经典影片《十字街头》和《马路天使》。历史上的武训武训(1838—1896)中国近代群众办学的先驱者,享誉中外

6、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原无名,名“训”是清廷嘉奖他行乞兴学时所赐。光绪皇帝封武训为“义学正”,赏穿黄袍马褂,又敕建“乐善好施”牌坊。“义乞”、“乞圣”“千古奇丐”(冯玉祥语)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毛泽东亲自撰改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武训传》所提出的问题带有根本性质。象武训那样的人,处在清朝末年中国人民反对外国侵略者和反对国内的反动统治者的伟大斗争时代,根本不去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及其上层建筑的一根毫毛,反而狂热的宣传封建文化,并为了取得自己所没有的宣传封建文化的地位,就对反动的封建统治者竭

7、尽奴颜婢膝的能事,这种丑恶的行为,难道是我们所应当歌颂的吗?向着人民群众歌颂这种丑恶的行为,甚至打出“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旗号来歌颂,甚至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作为反衬来歌颂,这难道是我们能够容忍的吗?承认或者容忍这种歌颂,就是承认或者容忍诬蔑农民革命斗争,诬蔑中国历史,诬蔑中国民族的反动宣传为正当宣传。电影《武训传》的出现,特别是对于武训和电影《武训传》的歌颂竟至于到了如此之多,说明我国文化界的思想混乱达到了何等的程度!”从1951年11月起,全国文艺界进行了范围广泛、声势浩大的批判运动。对《武训传》的批判

8、对《武训传》的讨论与批判开了以政治运动对待思想批判、文艺争鸣的先例,并向知识分子发出“警告”。这对新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的消极影响是致命的。“我可以负责任地说明,当时这种批判是非常片面、极端和粗暴的。因此,这个批判不但不能认为完全正确,甚至也不能说它基本正确。”2、对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的批判俞平伯:北大教授、古典文学研究家、红学家、诗人、作家与胡适并称“新红学派”的创始人。著作:《红楼梦研究》1952年《红楼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