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55735
大小:96.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5
《李胜光《水的组成》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课题3《水的组成》教学设计汉南陡埠中学:李胜光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了解水的化学符号。(2)了解氢气的性质。(3)了解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及区别。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归纳知识等能力3、情感目标(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可分性教育,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态度。(2)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4、教学重、难点重点:实验探究认识水的组成;难点: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概念的理解;混合物、化合物的区别。二、学情分析1、学
2、生的知识状况:学生已熟悉了空气和氧气,具备判断化学变化、氧气鉴别、化学文字表达式的书写等技能。2、学生的能力状况: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探究能力,而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能根据物质的组成成分对物质进行简单的分类。3、学生的心理状况:学生不喜欢枯燥,传授式讲解;对化学探究与活动,心理都处于比较兴奋、好奇状态。三、教法学法:教法:学法:1、实验探究法2、讲授法3、模型法1、自主学习2、合作学习3、活动探究四、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的意图激发兴趣引入课题生命离不开水,水到底由什么组成呢?【介绍】很久以来,人类总
3、认为水由一种元素组成,直比比:说出关于“水”的古诗、成语观看:了解史实思考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同时让学生明白科学的研究与发展并非一帆风顺,学习前人探求科学真理的严谨求实精神。到了十八世纪末期,才揭开了“水的组成”之谜。下面来了解揭开谜底的三位科学家吧?播放资料:“水的组成揭秘”活动探究(一):“氢气燃烧”1、观看视频;“易燃空气的燃烧”【介绍】“易燃空气”其实指的是氢气。提:观看了短片,同学知道氢气有怎样的基本性质?2、教师演示“氢气的燃烧”提醒:同学们仔细观察接下来的实验与上段视频有何不同。提问:从演示实验中你又获得那些新的信息,有
4、何疑问呢?解释:刚才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的氢气不够纯净,混有一定量空气的氢气燃烧会发生爆炸。小结:看ppt倾听观察实验现象获取信息比较质疑:教师演示实验中明显听到了“砰”的爆鸣声?引导学生关注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实验中对比、分析能力,同时为后面电解水提供素材。过渡:氢气的燃烧与“水的组成”有着怎样的联系呢?猜想、讨论提供思维空间,让学生尽情的去想象。活动探究(二):学生探究“水的电解”引导学生看课本P80水的电解实验步骤要求,分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实验中失误的地方,实验完毕后,点实验小组回答实验现象并分析交流。提问:两极试管中收集的
5、气体是什么物质呢?拓展:两级收集的是水中溶解的氢气与氧气吗?提问:水在通电条件下是否发生了分解反应?说明了水由什么元素组成呢?小结:看ppt表述实验现象:两极出现气泡V正极︰V负极=1︰2正极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负极产生气体能燃烧发出“噗”的声音火焰略呈黄色。交流小结: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点学生上黑板书写水电解文字表达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归纳: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通过补充氢气在玻璃管中燃烧火焰呈黄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通过拓展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理解定义
6、学生自学教材P81内容了解单质、化合物及氧化物概念,并相互交流:这三者是怎样的关系呢?看ppt学生学教材勾勒关键性文字学生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理解学生动手,参与过程表达观念。自学概念形成初步认识交流找出“关键词”加深理解。模型法有助于从宏观到微观知识得到升华。提问: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吗?提供氧气、臭氧的分子模型对学生进行启发分发分子模型让学生模拟水的点解过程:要求学生从宏观、微观去感悟,如何能更好的区分混合物与化合物?教师巡视引导学生从分子的角度去思考解决问题?小结:看ppt总结归纳通过本课题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什么?有什么体会?交流发言
7、回顾、梳理知识点,让学生巩固学习内容。课题三水的组成1.实验现象:两极均产生大量的气泡。V正:V负=V氧气:V氢气=1:2正极: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氧气。负极: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氢气。通电水———→氢气+氧气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2.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五、课堂练习1、根据你所认识的物质分类的简单知识,对下列几种常见的物质,试着按要求给它们归类。(按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分类)氧气(O2)、矿泉水、二氧化碳(CO2)、蒸馏
8、水(H2O)、氮气(N2)、氯化钾(KCl)、空气、硫粉(S)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2、某同学在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