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

ID:20754592

大小:25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5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_第1页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_第2页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_第3页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_第4页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卫明[1]冯坤范[2]赵政[3]汪定华[4]汪洋[4]陆卫安[3]张久蔚[2]游振辉[2]朱向宇[2]摘要本文全面叙述了应用微生物技术对长宁区新渔浦临空经济园区黑臭河段进行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方法、结果和分析。该工程的生态修复试验自2002年3月起,至2004年9月止,历时二年半。在试验期间,受其上游周家浜调水污染冲击月均一次,以及遭遇五次高负荷污染冲击的条件下,水体黑臭消除,水质指标改善,抗击高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逐渐加强,水体遭受污染冲击后的返清周期逐渐缩短。试验结果证明应用微生物技术对城市黑臭河道进行生物修复,在技术上是切实

2、可行的,同时,也证明了强化水生态系统的抗污染负荷冲击的弹性,以增强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水生态修复的关键。这一试验研究成果为上海在近阶段无法完全截污的边界条件下,实现中小河道消除黑臭的目标,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程技术手段,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环境效益。关键词生态修复水生态系统抗污染负荷冲击弹性返清周期底泥矿化水体黑臭前言新渔浦是长宁区天山西路南侧的一条东西走向的骨干河道,东起新泾港,西接周家浜,其中,淞虹路以西河段贯穿长宁区的虹桥临空经济园区。在该园区内,沿河有美标、北大青鸟、神州数码等知名企业入驻,临空经济园区办公楼亦依河而立。该河道虽几经疏浚、防汛墙改造等整治,但由于排水系统不配套,

3、以及受周边环境条件的制约,水质黑臭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严重损坏了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环境,并直接影响了园区的“ISO14001”认证进程和“总部型经济园区”战略目标的实施。为此,受长宁区虹桥临空经济园区的委托,由长宁区河道管理所牵头组成联合攻关组,应用微生物技术对新渔浦在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范围内的黑臭河段开展生态修复的试验研究。一、工程概况本工程范围为新渔浦在凇虹路以西的河段,即由凇虹路向西,穿过福泉路、协和路、广顺路后,向南与周家浜相连。全长约1km,河口宽平均约12m,平均水深约1.6m。图1是新渔浦工程段平面示意图。图1新渔浦工程段平面示意图[1]上海市水务局      

4、[2]上海玉凰生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3]上海市河道(水闸)管理处[4]上海市长宁区河道管理所7根据调查,工程范围内的主要排污口有:1#点:位于外环林带拐角东侧北岸,口径80,连续排放。该排污口主要受纳天山路北侧杨家宅自然村的混合污水,其中,生活污水占53%、工业废水占47%,主要有旗蓬厂高色度染色废水、洗衣厂高磷洗涤废水及五金厂、机械厂的含油废水等。2#点:位于外环林带北岸拐角处,口径100,间歇排放。该排污口主要受纳外环线A20高架的雨水,雨水中富含汽车尾气沉积物、道路粉尘及路面泄漏废弃物,该雨水管道中还混有部分生活污水。3#点:位于外环林带拐角河底,口径100,连续排放。

5、该排污口绝大多数为生活污水和屠宰废水。4#点:位于中心东侧北大青鸟工地,口径60,以生活污水为主。5#点:位于福泉路凇虹路段南岸,口径60。该排污口主要排放宅基、临房的生活污水。二、水生态修复试验方法1.水质污染状况调查治理前,河道水质、底质本底数据见表1。据表分析,该水体水质属于劣Ⅴ类,底质严重污染,并有黑臭。表1新渔浦河道水体、底泥本底值检测项目样点CODCr(mg/L)(水)DO(mg/L)(水)浊度(度)(水)有机质(%)(底泥)总氮(mg/kg)(底泥)总磷(mg/kg)(底泥)西点1022.2712.43.8217261276中点3182.54793.471528

6、1039东点74.84.413.22.8316591423注:1.表中数据由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提供;2.采样日期为2002年3月12日。2.污染成因分析⑴点源污染尚未控制如上所述,在工程范围内尚有4个主要的排污口尚未得到控制,仍在不断地向新渔浦排污,这是河道污染的主要原因。⑵河道交叉污染无法控制新渔浦是周家浜到新泾港的水系沟通的主要通道,而周家浜的水质一年中绝大多数时间是黑臭的,每次开闸通水,都将给新渔浦带来高负荷污染冲击。⑶内源污染难以根除该河道虽几经疏浚,但由于截污治污工作滞后,污染源得不到控制,导致底泥仍处于重污染状态,而且,污染程度远高于上覆水体,污染物持续向上释放

7、。⑷面源污染严重该河段两岸基本为直立式浆砌块石挡墙结构,既阻挡了水陆两大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相互沟通,又大大削弱了滨河植被带对地表径流中的污染物的过滤作用,加剧了面源污染。⑸水体食物链严重缺失7由于污染严重和生境条件恶劣,以致水体食物链中最重要、最基础的一环,即底端腐食群落食物链极度缺损,造成水体自净能力消失殆尽,导致进入水体的有机污染物无法得到及时有效地分解,从而加剧了污染的累积。3.试验方法水体污染和恶劣的立地条件造成水生植物、动物无法生存,同时,因水生态系统无法建立则导致污染物输出通道堵塞,又进一步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