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

ID:20739580

大小:526.00 KB

页数:62页

时间:2018-10-15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_第1页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_第2页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_第3页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_第4页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当代生态环境问题_511006047.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肖广岭教学基本要求1.学习和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环境问题的思想,认识和把握当代生态环境问题。2.分析造成全球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3.把握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及其意义。4.认识解决环境问题所面临的障碍,以及中国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举措。讲课内容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二、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三、保护生态环境是人类共同责任分析与思考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1.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3.国际社会对生态环境问题高度重视一、生态环境理论及其意义人类社会的进步与认识自然

2、、改造自然的过程紧密相连生态环境的变化与人的活动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人类同自然的和解以及人类本身的和解也因此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包含着十分丰富的生态环境思想,概括起来有以下主要观点: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自然作为“人的无机的身体”,同时也是人与人(社会)关系的“中介”,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对人来说才是人与人联系的纽带、人的存在的基础、人的现实的生活要素。人类活动不断使环境“人化”,在环境中实现自己,不断印证人的本质力量,并赋予这种力量以历史的性

3、质。1.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生态环境恶化是自然界“报复”人类的表现。人类过度向自然界索取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之间的和谐与平衡,突出表现在: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它们的再生能力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超过了发现其替代品的速度环境的污染程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人类对自然的无尽索取,使人与自然之间发生了“物质变换的断裂”,并进一步表现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断裂”这些“断裂”关系的进一步尖锐化,就外在表现为生态危机1.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当代生态环境问题负有主要历史责任。从历史上看,工业

4、文明创造的物质繁荣,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资本主义剥削、殖民掠夺和利用先进技术开采全世界资源的基础上,建立在开采非再生性或可耗尽资源的基础上。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势必造成生产能力、消费欲望的无限扩张和生态环境的有限承载之间的矛盾激化,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平衡,最终威胁到人类本身。1.马克思主义生态环境思想维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全人类的共同努力自然是人类“永远的共同财产”,只能以符合全人类利益的形式来管理。“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

5、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并且,人类要做到对自然合理地控制与调节,不仅要有正确的认识,还需要对“直到目前为止的生产方式,以及同这种生产方式一起对我们的现今的整个社会制度实行完全的变革”。马克思主义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深刻揭示了人类与环境的依存关系,并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原则和方向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2007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标

6、志着中国对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形成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和全面部署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建设生态文明是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形成的认识成果,也是在建设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实践成果。建设生态文明不是否定工业文明,而是强调先进的工业文明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们在享有现代物质文明成果的同时,又能保持和享有良好的生态文明成果。要充分认识实现工业化和信息化与推进生态

7、文明建设的关系,坚持以资源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人的全面发展不可能脱离自然而存在,而必然包含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内涵。在新型的生态文明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具有内在的一致性,互为条件、相互支撑。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大势所趋,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8、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均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内在地包含着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特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正确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2.中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想人类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人类本身,从身体到生产生活方式,都从属于自然界、依赖于自然界。因此,人类的经济活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